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9-13 09:41:59

<div class="maxcode-quote">


<div class="maxcode-quote">
前人先辈的话如何是一回事。自己的实际体验又是一回事。自己的练拳、用拳若不与前人先辈合,则,自己所练之拳还有不对之处。以单鞭为例。用时、你的右手会向后那么大吗?。所以,大架怎么练?。小架又怎么练?。不能说大、小架的练法不一样吧。正如书法一样。楷书的运笔、用笔与行书、草书运笔用笔是一样的。若不懂此,就不好说了。<br />澄甫先师说过,太极拳的练法是;“法无二门”。也就是说;太极拳的练法只有一种。既然只有一种,何来大架、小架、快架之说。<br />教徒弟那当然是一招一式、尽量舒展的练。自己练就无所谓了。所谓随心所欲。因为功夫到了。已经成为教授的,不会再为教授这个职称而去努力了。只有那些未有此职称的人才会奋斗努力不止。<div style="text-align:right;">-- by 会员 <u>songchen12</u> (2010-9-10 10:14:25)</div><br /><br />
</div>
“法无二门”说的是太极拳的格斗技巧是统一的和有自己独特体系的,而不是说拳架就只有一种,而太极拳的架子不过就是抻筋拔骨,灵活关节的热身运动,根本就没有任何格斗技术的训练意义的——这也就是说杨、武、吴---各家的架子不同,但格斗技巧却是完全相同的,这也就旁证了架子的样式是与格斗技巧是没有关系的,而只是练架子和推手也是学不到太极格斗技巧的。<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225.gif" emoticon="" alt="" /><div style="text-align:right;">-- by 会员 <u>王重实</u> (2010-9-11 23:27:36)<br /></div><br />
</div>
<br />“法无二门”若只是对说格斗技巧说,那只能说明你对太极拳还未十分了解。<br />太极拳之所以能独成体系,区别于其他拳种。就在于太极拳的独特的习练练法。正是这种独特的习练方法,形成了其独特的技击技巧,这就是;舍己从人。<br />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法。张三丰祖师说的是;节节贯穿,务使有断续凸凹处........。王宗岳说的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又说;上下相随.....。又说;运劲如抽丝,....。<br />而这一切都是讲的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法。也就是澄甫先师所说的“法无二门”。三丰祖师是对那些有相当功夫的人说的。王宗岳开始也是对那些有相当功夫的人说。后面说的是对那些初习练者的。若没有这种独特的习练方法,是练不出独特的技击技巧来的。<br />正是这种独特的习练方法,决定了太极拳没有什么大架、小架、和所谓的快架。只有高、中、低架。<br />而高、中、低架是随着你的功夫由低架到高架循序渐进的。所谓的快架、是你练出鼓荡劲后自然而然的事。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9-13 09:54:10

若无正确的架子,和正确的推手,所谓的格斗技巧是“纸上谈兵”。拳架、推手和格斗,就如平常的做习题和考试一样,平时的习题都做不对,考试如何能考的好?。

走四方 发表于 2010-9-14 12:55:19

大小(开展紧凑)为功力的体现,快慢运用在于推手散手时得机得势,而不是练什么快架慢架。太极拳内功主要练的是看不见的东西(内劲、内动、内气)。<br />不经过实战的训练,就是杨露禅再生亲自教快拳套路也没用,练套路能快,不一定实战时也必须要求快,快慢在于实战时对时机的把握,所谓“动急则急应、动缓则换随”。

weizhen 发表于 2010-9-14 18:55:18

全佑从杨露禅宗师学艺之始<br /> <br />禄禅宗师在张家教拳,而张家的拳教师多与八旗子弟兵营的武术教习相识,于是咸丰元年前后禄禅宗师便也被请到旗营教拳,此后掌管旗营的王公贵爵才知道杨公,并纷纷请杨公教拳。<br /> <br />禄禅宗师去旗营教拳时,年轻的全佑还不足二十岁,全佑世代为满族军官,本身就有武功底子。当时旗营中许多人从杨公学,学得较刻苦认真的是全佑、凌山、万春三人。三人于咸丰四年前后被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六爷奕?选中做贴身护卫,六爷请禄禅宗师教这三名护卫以便有时能更好地保护自己。<br /> <br />当时杨公也偶尔回永年老家,有时杨班侯也来顶替教授(笔者按: 班侯1837年生,第一次进京时十七岁,正好是1854年),但班侯更为保守,三名护卫从班侯处没有学到什么。<br /> <br />全佑得杨露禅宗师真传之原因<br />daixu...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9-16 11:13:27

太极拳有拆招之说吗?。<br />太极拳的推手应包括;定步推手。活步推手。活步大捋。散推。粘手。也称乱环手,或乱采花。<br />然而,没有正确的定步推手和懂劲基础,活步推手是推不好的。也可说是没法推的。更谈不上活步大捋了。因为稍有凸凹断续,不用发劲人就出去丈远。这就是要做到动中的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能听出对方凸凹断续毫厘之劲。随势而发。<br />在以上基础上,进行黏手练习。循序渐进,时而分,时而合,散手矣。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9-16 11:21:08

懂劲、是在正确的定步推手,活步推手、活步大捋,散推,粘手中逐渐得来的。进而能听出对方毫厘凸凹断续处。<br />不懂劲就谈不上听劲。

songchen12 发表于 2010-9-17 09:57:51

看来你不知什么是散推?。也更不知什么是粘手了?。<br />所谓的拆招只是今人凭空想象。那是不懂太极拳的“懂劲”?<br />太极拳的实战格斗是顺势而为,没有什么招?。只要脑子里想招,那就不是太极拳。这也就是为什么太极拳出手就见红的独特的技击方法。<br />现在擂台上的散打,基本是闹着玩。试想;耄耋老人有那么多的力气在擂台上瞎折腾?。一招制敌,让其失去战斗力。就如在战场上你的首要就是一枪把敌人打死。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

走四方 发表于 2010-9-17 15:10:43

现代擂台基本是体重大胜体重小的,或者是体重相当的谁也赢不了谁,双方被规则累的趴下,真正的战场武术小个子打大个子基本上是集中周身之整体劲打要害,一招制敌毙命。用刀枪不分体重,体重再重再轻也谁都受不了要命的一刀。

逸湘居士 发表于 2010-9-17 15:41:49

不練拆招哪來順勢而為<br />這種練法<br />真遇上西洋拳選手<br />一拳就敗下陣來

走四方 发表于 2010-9-17 16:40:40

只要身法步法协调,反映灵敏,能快速集中整体之力,踢裆、挖目、刺咽喉这些不用拆招。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六爷与杨露禅 颜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