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dugu
发表于 2005-4-29 16:3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场面</I>在2005-4-29 16:35:11的发言:</B><br /><br /><P> 连战今天在北大的演讲有一段个人觉得说的不错“我们不能一直在过去,就像丘吉尔讲的,永远的为了现在和过去在那里纠缠不清的话,那你很可能就失去未来。”</P><br /><P> 这段话赠与楼上所有的朋友包括在下所尊敬的傻猫兄板斧兄,拳史问题自有武史学家去考证,我们太极拳爱好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实在没有必要。当然,如果有人喜欢喋喋不休的要攻击陈氏太极说陈氏太极不是太极的话那在下还是会支持傻猫板斧等诸位仁兄进行有理有据的反击!</P></DIV>您说的有理
西安李伟
发表于 2005-4-30 13:38:00
目前考古学习法盛行,前不久,还看见好象国际什么“焦渴闻”组织研究指出:目前很多古迹是人为创造编造出来的。<br />君不见,有“不翻棺材堆,难学真太极”的说法。<br />刚刚看完那个教科文的研究成果,就在太极拳界出现了一个碑,还有一个家谱,而且家谱里面专门记载了别的姓氏的故事,证据确凿,不容争议!家谱应该记录什么也已经可以像开政治局会议一样,可以召开扩大会议了。<br />新知识是日出日新,新花样是日出日活。<br />兄弟考古绝对是高手,高手,高高手!嘿嘿<br />这口真黑呀!口黑的很,口黑的很!难得,难得!<br />钦佩之情如滚滚滔滔长江水..........<br />
西安李伟
发表于 2005-4-30 13:50:00
<P>因为是长房长孙,需要承担家族责任,家谱要重新承制一遍,继承下来。需要银子两万余,囊中羞涩,正在苦闷中。</P><P>目前,则更加苦闷,因为吾家先人列祖列宗,居然没有把别人家姓氏的故事写进来,这个银子两万岂不是太不合算了。55555555555555</P><P>当一大哭!!!</P><P>否则,此次连战主席来访,咱或许能攀上些什么关系。</P><P>还有就是没准也能为某某创立太极拳,提供一些更加强有力的证据,简直就是光宗耀祖呀!</P><P>天下无人,竟敢视天下为无物,可悲可叹可恨!</P>
西安李伟
发表于 2005-4-30 13:51:00
<P>什么世道呀???</P><P>唉!罢罢罢,去也!</P>
西安李伟
发表于 2005-4-30 13:58:00
<P>我亲爱的敬爱的热爱的祖国呀</P><P>怎么就能这样</P><P>坏了我泱泱洒洒千年文化</P><P>连祖宗都敢拿来说事</P><P>成何体统?</P>
西安李伟
发表于 2005-4-30 14:02:00
<P>连夜烧出来的兵马俑实在不像古代的样子</P><P>不怕,俺农民有办法:</P><P>放在家后面的化粪池沼气池里面沤上一整天</P><P>明天你看</P><P>专家也分辨不清楚</P><P>现在评院士,有一个学科领域叫“仿真”,因为仿造出来的越真才能当院士的。</P><P>打假切不可行!</P><P>现在市场上的假花比鲜花更像真花多多了</P><P>前天还买了一大堆......</P>
西安李伟
发表于 2005-4-30 14:04:00
<P>本人不支持说第一楼的是假的,反之,是眼见为实,我坚决认为那是真的。</P><P>谁让咱眼睛看见了的</P><P>是咱眼睛不好</P><P>偏偏往这个上面看了</P>
leewenhan
发表于 2005-4-30 21:21:00
<P>从上文<李氏宗谱>可以得到以下传承及生年(有?的为推算的年代,能力所限未考证):</P><br /><P>李岩(1606-1644)<br />陈王廷(1600-1680?)<br />|<br />|<br />|<br />李鹤林(1721-1793挂匾之日-?)<br />|<br />王宗岳(1753-1795还健在-?)</P><br /><P>-----------------------------------------------------------------------------------------------------<br />从<陈鑫笔记>中得知陈长兴生年:1771-1853</P><br /><P>从<陈长兴序>中,写于嘉庆元年菊月(1796年,学拳20年),可推算出他所称谓的蒋发师傅生年:1720?-1790?</P><br /><P>这样,<陈鑫笔记>和<陈长兴序>如果都为真的话,陈长兴将会从5岁开始学拳.我个人认为这不可能.</P><br /><P>所以,<陈长兴序>应该是假的.那么他所说的蒋发师傅也就是假的,更与上文<李氏宗谱>中的王宗岳无关了.<br />-----------------------------------------------------------------------------------------------------</P><br /><P>再看看赵堡<太极秘术>,这是唯一一份有明确记载的史料了,就从王柏青向上推一下:</P><br /><P>王柏青(1658?-1688年学拳-1728年作序-?)说是学拳四十载,从师温县张楚臣.那么张楚臣呢?</P><br /><P>张楚臣(1628?-1648年学拳?-1688年教拳-?)张楚臣再向前,因<太极秘术>上只留残篇,不可考证了.先假定赵堡传承是对的,那么应该从学于邢喜怀,我们在他前面再画个*,表示没有考证.</P><br /><P>*邢喜怀(1588?-1608学拳?-1648年教拳?-?),[注:这段时间其实是关键,太极历史的不明确也就是因这段时间里的历史不可详考.而这时代也就是陈王廷的时代,如果有人说,陈王廷传张楚臣,还真没办法证实"是"或"不是".但<李氏宗谱>中说"始主与河邑常阳村陈公讳卜、郝庄陈公讳厚、李洼李公讳清河、刘村蒋公讳培礼故徙途相舍衣食义厚,入寺庙拜圣结义”。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证明,这个蒋培礼与蒋发有没有关系.刘村与小刘村有什么关系.还真得有个人去认真考察当地的地方志和历史变迁的痕迹了.]</P><br /><P>到这里以后,再看赵堡所说的蒋发,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遇师学拳,学了七年,择徒用时三年,共计十年,大约在1606年,这与邢喜怀开始学拳的推算时间(1608?)是基本吻合的.<br />----------------------------------------------------------------------------------------------------<br />现在回到<李氏宗谱>,可以说,赵堡所传与之并不矛盾,李岩所创只是太极养生功而已,这类功法,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大家都知道我国毛泽东的保健医生马礼堂先生,还有一套马礼堂养生功呢,也与太极和形意有关.个人认为,赵堡太极还是传承有序,值得尊重的,而<李氏宗谱>所说也不是假的.而王宗岳,是否有重名的可能呢?[沉思中.......]</P><br /><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4.gif"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30 21:23:39编辑过]</font></div>
zhendugu
发表于 2005-4-30 23:32:00
<P>好多马甲啊,看来这都是一个人的</P>
zhendugu
发表于 2005-4-30 23:33:00
还是那句话,没有能证明你自己的论点的证据又无法实质反驳人家的证据就少放屁,真是好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