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业
发表于 2005-9-8 09:37:00
生人来推手,大家要懂理,语言要谦和,禁击部位:头,颈,裆,攻击时,不准脱离发人,脚也不准踢,揣,但可关,扣,套,锁.脚下是动步.一般都有一人担任裁判,先搭手,推几圈圈形手,推手的都会推,不会的圈圈是划不园的,不准抓,采时不得超过2秒,以发放得分,退一步得一分,最多三分,倒地再加一分,但被对手沾粘住则不得分,一方叫停,停止推.裁判也可叫停.不同意,就不推.可以用蛮力.
哼哼哈哈
发表于 2005-9-8 11:35:00
<P>有点不太明白:</P><br /><P>1、不准脱离发人?</P><br /><P>2、采时不得超过2秒?</P><br /><P>3、推几圈圈形手,有必要?</P><br /><P>4、退一步得一分,倒地再加一分,这个比例可能不太合适。退一步有可能是“引带”退步未必不是一种主动进攻。</P><br /><br /><P>其他的地方大概我能看懂,不明白的地方请王老师指教!</P>
金陵
发表于 2005-9-8 11:4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哼哼哈哈</I>在2005-9-7 13:06:35的发言:</B><BR><br /><P>不错!</P><br /><P>看起来严丝合缝,稍想还是有漏洞了。</P><br /><P>上大学吗?中国有大学,外国也有大学,就算是学的同一学科,还有不同的路数呢。你上大学要靠抖竿子完成,我上的大学却未必!什么说得一套套的?真的是没有打过架才是说起来一套套的。参加过实战就知道了,扯淡的内容还是少谈罢!</P><br /><P>我一直在说,我所练的杨氏小架(少候传)在初始阶段的理论上就和其他门派所传太极拳(主要是杨澄甫传)是有差异的,但我也从未认为我所练的就是唯一正确的。</P><br /><P>王老师的很多话都是看起来很好,讲课、论文可以用的上,但是过于书面化。不少地方我还是不敢苟同的。</P><br /><P>12兄弟,为人实在,想说就说,但是自视正路,也就少一些包容。这个世间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P><br /><P>至于新见的金陵朋友,呵呵,有文笔!如果拳打得像帖子一样缝隙很小,却又不失圆润,当是一个高手!</P></DIV><br /><P><br /><P>哈哈,见招拆招。只是几日不出山门,连大学的门换了方向亦未知,看来是浅薄了! <br /><P>的确是扯淡。这个上网不扯淡还能怎的?告诉你怎么用劲?怎么拆招?还是做个气吞山河,轰动全国的广告?大杆的问题,真是不知者无畏了,还用争论吗?这里有位朋友提到了田兆麟先生。的确,打个比方,田先生以前也收了很多学生,徒弟,光是在外滩公园上课的学生就多达数百人。但是,得其传授大杆技艺的仅为少数的入室弟子。田先生的书里也专门介绍了大杆,为什么介绍?为什么介绍的含糊简单?再比方说杨澄浦公,一套85式红遍大江南北,门生众多,但是真正技业精湛者也还是他的几位入室弟子。同一套拳,为什么?不是说你跟他学了就代表都学全了,太极拳,绝不是那么简单的!否则杨家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去了?再问,露蝉公的大杆功力是有记载的,哪里来的功力?为什么原来是枪,要改成杆?不可不详查。 <br /><P>至于“少侯的小架”,明确的告诉您,不用您操心,好东西丢不了的!该怎么传,传给谁,都有谱的。 <br /><P>谢谢您对我文字的恭维,心领了!至于评价我的拳,我也拜读过您先前的一些文字,我看您就忍一忍这个爱好,高抬贵手罢。太极十年不出门,这个什么意思,我还知道些,所以也不敢自封高手,更不敢说“玩”太极。敢用这个字的,要么是生手,要么是高手。 <br /><P>此处为王老师开的场子,我的理解是要让一些拳友,尤其是尚未出门的拳友了解一些门外的事,很好!起码不搞假大空!我看我们就算了罢,不用再罗嗦这个话题了。如师祖所说,爱糊涂就糊涂着罢! <br /><P>一时兴起,罗里罗嗦,天南地北了一通,搅了各位朋友手谈的雅兴,请了!</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5.gif" />
kuson_chen
发表于 2005-9-8 13:00:00
我不知我师公是田兆麟的徒弟还是学生,是否学到田兆麟的一半功夫,但能获广州市政府的邀请,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我师傅又只学到师公的一部分,当然比高手差很远了。我师傅也说他是中级水平。高级水平是怎么样我不清楚,但能打一拳可以传到内脏、对敌时不摆姿势,一招制敌、打一拳可像瑜伽那样用拳、腕、肘、肩、背连续打的功夫,我已觉得很厉害了。高级水平是怎么样,难道就是要耍大杆吗?楼上的,你如何评价我师傅水平,你到他的水平吗?超过了?
金陵
发表于 2005-9-8 13:50:00
<P>嘿嘿,朋友,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问题?听错了劲,小心被我引进落空哦,还是回去先练着罢。。。。</P><br /><P>再者,不是说了吗?让该讨论的话题继续下去!不该说的就甭在这儿纠缠什么什么的了!</P>
王建业
发表于 2005-9-8 13:57:00
<P>1.太极的特点有沾粘连随,故推手时不脱手发人.</P><br /><P>2.采时要虚握对手,超过2秒有抓人之嫌.</P><br /><P>3.连圈形手都不会推,一般都不会推手,相互推几圈,听劲知己知彼.</P><br /><P>4.退步时只要能沾粘对手,退几步随你.</P><br />
哼哼哈哈
发表于 2005-9-8 14:10:00
<P>请问王老师,沾粘连随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沾粘连随而沾粘连随?</P><br />
王建业
发表于 2005-9-8 14:16:00
推手和散手是有区别的!
哼哼哈哈
发表于 2005-9-8 14:1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金陵</I>在2005-9-8 11:46:14的发言:</B><BR><BR><br /><P><br /><P>至于“少侯的小架”,明确的告诉您,不用您操心,好东西丢不了的!该怎么传,传给谁,都有谱的。 <BR></P></DIV><br /><P>请问,你会吗?我还真想找到一个会小架的人交流交流呢,(当然不是那种缩小了的大架子)。</P><br /><br /><P>如果说你也是一个会抖大竿子的入门弟子,那么我也很想知道你们的大竿子有多粗?多长?是几个人一起练的?</P><br /><P>其实谈着些真的是扯淡!只是扯到了这里也就顺着下来了。按照这个帖子的主题,也请你聊聊怎么和外人动手的.</P>
哼哼哈哈
发表于 2005-9-8 14:2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王建业</I>在2005-9-8 14:16:08的发言:</B><BR>推手和散手是有区别的!</DIV><br /><P>奥~~~这是这个帖子最重要的一句话,也是我一直在等人说出来的话。<br /><P>推手只能用在门里人自己练习,和外人推手却只能感觉很怪,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而规矩只能限制拳法的发挥。</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