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ongq 发表于 2005-9-17 20:14:00

[原创]谁能教我打杨式太极时的呼吸?

<P>谁能教我打杨式太极时的呼吸?</P><br /><P>打拳我有时觉得很轻松,有时觉得很累,是不是因为呼吸配合不当造成的?</P>

闪客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05-9-18 10:33:00

<P>自然呼吸!!!</P>

崇德 发表于 2005-9-18 20:59:00

<TABLE break-all"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br /><b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br /><TD class=main_ArticleTitle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ackground=/Skin/adv43/ad_dybg2.gif colSpan=2 height=48>转贴:太极拳呼吸法</TD></TR><b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bgColor=#f8f8f8><br /><TD break-all" colSpan=2 height=22></TD></TR><br /><TR align=middle bgColor=#eeeeee><br /><TD colSpan=2 height=24>作者:王寿山</TD></TR><br /><TR><br /><TD background=/Skin/adv43/ad_bx1.gif colSpan=2 height=6></TD></TR><br /><TR><br /><TD colSpan=2></TD></TR><br /><TR><br /><TD><br /><P>  <BR>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P><br /><P>一、自然呼吸阶段</P><br /><P>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修炼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P><br /><P>二、意识介入呼吸阶段</P><br /><P>  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头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修炼,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P><br /><P>三、拳势呼吸阶段</P><br /><P>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意到气到,气到劲随”“内外相合”与神、意、气、劲、形相统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势呼吸。呼吸方法:以鼻吸气,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领为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暂短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的自然换接。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规律是“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蓄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本阶段,以拳势呼吸为主,自然呼吸为辅。太极拳不是按呼吸规律编排的,呼吸与套路结构不可能处处相配合。练养时,绝不能因动作而限制呼吸。应铭记,“气以直养而无害”。</P><br /><P>  上述,为笔者修炼太极拳的粗浅体会,仅供习拳朋友参考。 <BR></P></TD></TR></TABLE>

李丰舟 发表于 2005-9-21 23:44:00

<P>开始还是先记动作不管呼吸,拳打多打熟练了就可以向这方面努力:开吸合呼,起纳伏吐,收吸放呼如此等等.</P><br />

fengzh0126 发表于 2005-9-22 11:36:00

<P>轻松是因为没有用上劲。很累是因为用劲不得法,与呼吸无关。</P><br /><P>运气的收放过程,自然会要求呼吸与动作的整体配合,达到李老师所述效果。</P><br /><P>因此,松是重要的,不仅身体要松,意识也要松。过于注重呼吸将导致意识无法放松,从而使动作失于迟滞。</P><br /><P>应该在松的状态中去体会整体变化的规律,包括上下、内外、本末的整体变化。</P>

piongq 发表于 2005-12-28 18:30:00

听教我太极的师父说“鼻吸口呼”是不是所有派别的太极都是这样?

piongq 发表于 2006-1-8 18:35:00

说是这样说,可是我初学时倒能自然,不过学至今日,想自然都难了。

田力 发表于 2006-3-31 17:44:00

<p>要顺其自然,不要克意去追求。</p>

taijihorse 发表于 2006-4-3 14:00:00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piongq</i>在2005-9-17 20:14:00的发言:</b><br/><p>谁能教我打杨式太极时的呼吸?</p><p>打拳我有时觉得很轻松,有时觉得很累,是不是因为呼吸配合不当造成的?</p></div><p></p>你学了多久了,要是初学者无须注重呼吸,要是已经开始得劲了,呼吸就要配合开合。。。。

piongq 发表于 2006-4-7 20:09:00

<p>我已学了快七年了。</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谁能教我打杨式太极时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