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江河
发表于 2005-11-18 00:08:00
<P>杨澄甫原来重新创了一个拳---诚绝顶聪慧之天才,这说明中国人也是有创造力的,不非的什么都从祖宗那学,而且看来杨澄甫创的拳还不错,不然孙录堂干吗拿形意八卦两个拳换他自创的一个拳呢(而不是少侯的拳呢),要知道孙两个拳乃郭云深,董海川的正宗绝学,杨露禅与董也只打了个平手,而澄甫却一个顶两个。到了南方,刘百川也提出与澄甫换拳,这些大师看来不是傻子。</P><br /><P>杨澄甫纯粹自己培养出的徒弟如郑曼青,只是个画家,大约在二十来岁才开始练得,不仅自己了得,还教了个叫CHRES陈的华裔弟子,在纽约可以仅用两个拳头完全按照拳击的规则击败黑人拳王,这比廖白什么的说光凭拳头无法和拳击的玩强太多了,国内的内家正宗也大都说拳击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挥云云,看来郑曼青一脉代表了更优秀的传统武术,木秀玉林呀,前几年武魂上登过国内武术界一直压制对郑曼青事迹的报道,忌妒心么?但CHRES陈是在快六十时才练出的那种功夫,他有个缺陷是要求对方的在短时间内跟他拼打,因其体能已无法应付十几回合不断游走有逗有打式的消耗的比赛。国内武术界好好反思奋起直追培养出三十左右的能上台打十几回合的拿个拳王的金腰带回来,不就超过郑曼青他们了么?至少也应在有生之年跟全国的拳击冠军来个猛打一两分钟的较量,检验一下自己的身手也好。</P><br />
问天
发表于 2005-11-18 15:27:00
<P>杨澄甫的拳再牛,也比不了家传的功夫。这是毫无疑问的。</P><br /><P>这就如同没上过学的人,不和最先进的研究接触,哪怕是爱因斯坦在世,也不可能凭空提出相对论。</P><br /><P>科学的发展是有继承的。太极拳是科学的,更是有继承的。</P><br /><P>至于那些传说,听着就起鸡皮疙瘩,太自恋了吧。</P><br /><P>这话别自己说,让孙禄堂的后人说,多提气!</P><br /><P>至于郑曼青。。。。呵呵,不提也罢,个人认为他在国外名气较大,不排除政治因素。拳上并无过人之处。</P><br /><P>传说,又见传说。</P>
山岳江河
发表于 2005-11-18 18:56:00
<P>杨澄甫不是没上过学的人,目前说他最晚开始练拳的时间是二十岁(姑且不谈这种说法是否史实),至三十四岁开始发奋时,已经练了十四年了,这十四年充其量他是个不太用功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但也有相当的的积累了,还有大哥杨少侯在旁边照应着,所以一旦用起功来,成就还真不得了,超过了以前很多非常用功的学生。人们都说爱情是个长跑,其实凡是天底下的学问,哪个不是长跑,竞争是自始至终的,过去领先并不代表将来领先,要不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怎么能创造出大器晚成、后来居上这些词汇呢。</P><br /><P>凡参研任何学问者,并不以其不早晚论高低,还不以时间长短论高低,贝多芬五十几岁就去世了,莫扎特、梵高只活了三十几岁,但在他们的领域谁敢说自己研修的时间比他们岁数都长就比人家成就高比人家的地位高?成功学的结论是成功的途径因人而异,有厚积薄发的,有顿悟速成的,也有渐修与顿悟相结合而成的,难有一定之规,李雅轩参悟了一辈子也说只到杨澄甫的十之二三,就是这个道理。</P><br /><P>至于孙欲与杨换拳之说最早见于陈微明解放前的著述,几十年来从无争论,目前也未发现孙们后人否认或反驳这种说法,陈是孙们至今承认的孙录堂的重要弟子,能入两派高人门墙,当属人品极佳之人,又在那个时代发表,其言论应属铁证,否则孙们当时弟子阵容强盛,陈微明编造事实能有好日子过。还有孙与扬加上张策是把兄弟,孙张二个人均较杨澄甫大几十岁,在武林中成名已久,干吗让杨澄甫占这个便宜?要不是英雄相惜,绝无可能!想粘杨家的光,人家当时的大家身份还有这个必要么?再说要是真想粘杨家的光,跟少候拜巴岂不更好?而且拜巴之说孙们到现在也没否认!</P><br /><P>至于郑曼青,呵呵!你真干说,服了你了!</P><br />
李丰舟
发表于 2005-11-19 12:35:00
<P>郑曼青在上海治好了杨太太的绝症,确得了杨不少真传,要不以他16几的身高\文人的出身在武术界安身行吗?那些高大的老外会跟他学吗?</P>
问天
发表于 2005-11-19 23:26:00
<P>行。您要是言之有据。就说。这事我还真不知道。</P><br /><P>但是,谈到杨澄甫练拳的问题,俺还是有点看法。</P><br /><P>首先,杨澄甫练拳不用功,练了十几年还停留在小学水平,怎么指望没了老师后,自学到研究生水平?所谓一层功夫一层道理,没练到那个地步,就不会知道有什么问题,也就不可能知道怎么解决。老师也不可能预知你会碰到什么问题而事先把答案准备好。修行在个人。每个人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所以,所谓东西都会了,就差练了,也是必须经过苦学,才能到达的境界。<BR>其次,少候和杨澄甫相差近二十岁,恐怕没有那么深的兄弟情谊。你想想,跟着老爹你都不努力,还有什么脸去求大哥呢?更没有理由了吧。何况年纪已大。吴图南在《太极拳之研究》里说,杨少候脾气很怪,上来就打,受不了就不教。他能这么打杨澄甫么?吴图南下了那么大功夫,尚且有些受不了,何况杨澄甫?<BR>其三,天才短命不假,可不是所有短命的都是天才。而且不少短命的都是无能之辈。杨澄甫来个出手见红啊,怎么只看见万籁生挑战的记录。杨少候的徒弟吴图南太极拳泰斗。技击养生双绝。现在那个杨振铎吧,教拳到什么程度?连自己的老婆都不服!什么玩意啊。陈炎林的书我觉得写得再清楚不过了。您不用再开发逻辑推理的能力了。<BR>郑曼青怎么了,没啥不敢说。杨澄甫都没东西,他徒弟能好到那里去。</P>
太极拳太极拳
发表于 2005-11-20 01:07:00
<P>山岳江河既通功夫,又解人情世故。</P><br /><P>娓娓道来,言之成理,言之有物。</P><br /><P>问天兄弟就有些意气了,说的东西多是主观臆测。</P><br /><P>比如,“首先,杨澄甫练拳不用功,练了十几年还停留在小学水平”。所谓虎父无犬子,这个“小学水平”是谁的评价,谁颁的毕业证明?</P><br /><P>技校学生,没有老师,自考大专自考本科,后来考上硕士考上博士的人海了去了。而且还不是同一个专业。</P><br /><P>还有,不能拿现在的人际关系妄推那时候的关系,毕竟现在很多传统已经丢掉了,在他们那个年代讲究“长兄为父、兄友弟恭”,思想要传统得多。</P><br /><P>最不合适的还是拿别人的后代的水平来映射先人的水平,别拿别人夫妻间的态度来说事儿。</P><br /><P>就说孔、孟两家吧,现在后人都还在。你让他们说说儒家吧,他们的立言、立功何在阿?不可能据此推断老孔、老孟都不行吧?振铎老先生水平如何我不敢评论,但他夫人服不服和他功夫有什么关系?拿破仑、华盛顿还要常常被他们的老婆臭骂呢,是不是可以同理推断这两个伟人的功绩也是“什么玩意”阿?!</P><br /><br /><br />
开心胸
发表于 2005-11-21 13:35:00
双太极拳兄说得好!
qfl2003
发表于 2005-11-24 13:19:00
<P>我认为杨澄甫是有功夫的,楼上几位说他同孙、张拜把子,换技等也说明这点,再说后来杨去广东,当地大军阀陈济深对其很重视,送他小洋楼和姨太,没功夫能行吗?</P><br /><P>俺还听说他还抖铁杆、在墙上揉石球。据说份量不轻。</P><br /><P>对于他的练法我是这样听说的:年轻时没好好练,其父过世后闭关4年后有大成。而当时的陪练是田照霖大师。而田大师实际上是其父的徒弟。杨家对田有大恩的。</P><br /><P>但杨比较保守,秘技外传的少。</P><br /><P>而万打败杨还有一种说法:杨打通宵麻将,早上洗脸时被万偷袭,万偷袭得手后也被杨用粘劲粘上,并没占多大便宜,后来还发展到刘百川与杜心武比武之事。。。而杨又无法去找万报仇。。。</P><br /><P>以上都是网上看来的内容,我信之。</P>
杨如霆
发表于 2005-11-26 00:11:00
<P>是是非非如过眼云烟,</P><br /><P>继承国术乃当务之急。</P><br /><P>太极论坛本学术论地,</P><br /><P>胡搅蛮缠乱清静资性。</P>
sgrong68
发表于 2006-7-10 10:46:00
杨澄甫大师小时候看过父辈练过的,再说家风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