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杨氏的几个疑问,还望各位教我
杨氏太极到底包含哪些内容?难道就只有拳剑刀枪杆的套路吗?是否只要投师学这些就可以练得真功?都说要松,那么有多少拳师达到了想要的效果?是符合拳理的那种效果吗?是否只有练抻筋拔骨的功法后才能真松?只包括田传杨氏八段锦吗?<br> 都说现在人下不了苦功所以达不到先辈的程度,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吗?太极在一代达到顶峰,而班侯健侯似乎都没有达到杨露蝉的高度,那又是因为什么?二人在其父督促下苦练到想要自杀,用功程度应该比其父十几年学拳有过之而无不及,又不存在保守的问题,为什么还赶不上呢?班侯健侯都学了哪些内容呢?少侯呢?<br> 我们想学太极,买大量书籍、光碟,到处求师,用大量时间练习,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羡慕先辈的武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付出了一定的投入,当然希望能有相应的收获。如果你跟一个老师十几甚至几十年,老师还沿用老派教法,考验十年才教你点真东西,再考验十年再教你点真东西,在现今的社会你能耐的住吗?<br> 现在传统武术的空间被挤占的越来越小,各位前辈是希望有生之年只传一个弟子延续道脉就好呢,还是能让本门发扬光大更好呢?<br> 我很喜欢围棋,学围棋的路我感到走的很明白。所有的书籍无不想尽办法让你弄懂,老师也是如此。一部发阳论,职业棋手不过也就做这个。学一分有一分收获,一天有一天进步。我知道自己走的路没错。我不如人是因为我付出的努力不够多,而不是因为别的。同是国粹,同样博大精深,各自真实处境如何,大家心里明白。对,还有京剧。<br> 最起码真正内容的大概应该让我们了解吧?也好让我们知道自己走的路对不对,细节大可以考验后再传,但什么阶段该学什么总可以公布吧?难道真是怕给教拳带来不便?<br>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某老者跟随五虎下江南中一八卦名师多年,耗尽家财,到老仍被圈内人评为:不入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象这老者一样。<br> 以上都是我接触太极到现在的真实想法,无意冒犯谁,拉拉杂杂,不成文字,还望各位见谅! 说得好!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愚公</u>在 <em>2004/04/10 11:31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中国的两千年的文化艺术就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br></div><p>中华文化恰恰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br>“心的学问”是讲人品人格上的,并非文化的基础。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愚公</u>在 <em>2004/04/10 11:31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投师不一定学到真功,一个是老师喜欢不喜欢你,也就是跟老师投不投缘的问题……不入门,有时候也怨不得老师,有人天生没那个悟性。<br></div><p>如果不喜欢就早说,不让人拜师,拖着人家多年时间,这本身就是存心害人。<br>如果人家没悟性可以令其转投明师,所学多年仍没入门,这不应该和悟性有关。和悟性有关应该是入门之后的事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愚公</u>在 <em>2004/04/10 11:31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限制越多,成就越小.老师的一些宝贵经验有时反而成为障碍</div><p>说得好。<p>“……现在这样的老前辈99%都是不要钱的,而且比徒弟还急”<p>当年大跃进、文革时才是如此吧。我老爸的那些洪拳(他忘光了!·#¥%)、医学知识、单方验方等等都是那些老前辈用饼干请来当徒弟学的。 "(2)松下来,一定要佐以内功练法,否则都是假松,再活络也不是松.这个各门派都有方法"<br>是真言。 我不发帖子很久了。实在是无人可说。看到这个帖子,可怜啊。发一个吧<p>杨氏太极到底包含哪些内容?<br>太极拳不是杨氏。现在杨氏称谓是指杨澄甫定的大架。而大架和杨露蝉的拳是两个。<p>难道就只有拳剑刀枪杆的套路吗?<br>当然不是。有内在的功法。但已濒临失传<p>是否只要投师学这些就可以练得真功?<br>当然不是。下本。花钱。会有机会的。<p>都说要松,那么有多少拳师达到了想要的效果?<br>现在基本没有。<p>是符合拳理的那种效果吗?<br>老前辈做到了。陈长兴、杨露蝉、杨班侯、杨健侯、杨少侯等等。老前辈练成的,都是和拳论上一一印证的,真实不虚的。<p>是否只有练抻筋拔骨的功法后才能真松?只包括田传杨氏八段锦吗?<br>各说各的牛呗。要自己试、看看他能松到什么程度。<p> 都说现在人下不了苦功所以达不到先辈的程度,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吗?<br>功法失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文革浩劫,导致老前辈和他们的传人被打倒,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否则,武术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何止武术,各种国粹不都奄奄一息么?现在反过来说国粹不灵是因为本来就是假的,没有真玩意。自己挖自己的根啊<p>太极在一代达到顶峰,而班侯健侯似乎都没有达到杨露蝉的高度,那又是因为什么?二人在其父督促下苦练到想要自杀,用功程度应该比其父十几年学拳有过之而无不及,又不存在保守的问题,为什么还赶不上呢?<br>年纪。太极拳无止境。人的寿命有止境。你在50岁的时候。累死你也到不了同样人的80岁的水平。必须靠足够的经验积累。<p>班侯健侯都学了哪些内容呢?少侯呢?<br>他们都学了正宗太极拳包括功法。父子三代皆善凌空劲而负盛名。莫说人家功夫不行。已经是高不可攀了。<p> 我们想学太极,买大量书籍、光碟,到处求师,用大量时间练习,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羡慕先辈的武功,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我们付出了一定的投入,当然希望能有相应的收获。如果你跟一个老师十几甚至几十年,老师还沿用老派教法,考验十年才教你点真东西,再考验十年再教你点真东西,在现今的社会你能耐的住吗?<br>真正的功夫全给你,就怕你不敢接,接不住。老前辈怕的是你得之皮毛,然后不再钻研,对外吹嘘,沽名钓誉。败坏太极拳的名声。自杨氏三代以降,这种人少么?当然,现在更多是没有玩意的老师。怎么辨别?简单。上手,打!<p><br> 现在传统武术的空间被挤占的越来越小,各位前辈是希望有生之年只传一个弟子延续道脉就好呢,还是能让本门发扬光大更好呢?<br>不矛盾。如果只有一个人能让老前辈满意,那就一个就够了。想出科研成果,一个博导是带一堆博士好,还是只带一个好?<p> 我很喜欢围棋,学围棋的路我感到走的很明白。所有的书籍无不想尽办法让你弄懂,老师也是如此。一部发阳论,职业棋手不过也就做这个。学一分有一分收获,一天有一天进步。我知道自己走的路没错。我不如人是因为我付出的努力不够多,而不是因为别的。同是国粹,同样博大精深,各自真实处境如何,大家心里明白。对,还有京剧。<br>围棋的较量高下的方法简单。现代可以实现。而如何检验太极大师的水平?各位努力啊<p><br> 最起码真正内容的大概应该让我们了解吧?也好让我们知道自己走的路对不对,细节大可以考验后再传,但什么阶段该学什么总可以公布吧?难道真是怕给教拳带来不便?<br>这个方法一直都有。但现在也是濒临失传。<p>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某老者跟随五虎下江南中一八卦名师多年,耗尽家财,到老仍被圈内人评为:不入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象这老者一样。<br> 以上都是我接触太极到现在的真实想法,无意冒犯谁,拉拉杂杂,不成文字,还望各位见谅<br>这位网友说得都是自己的疑惑。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推荐一本书《太极拳之研究》(吴图南口述 马有清著 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太极拳的道理、起源、功夫,尽在其中。<br> 恐怕很难交流 如果你跟一个老师十几甚至几十年,老师还沿用老派教法,考验十年才教你点真东西,再考验十年再教你点真东西,在现今的社会你能耐的住吗?<br>-------------------------------------<br>北京,上海,武汉......各大体育院校的教授们多的是。但是他们又培养了几个世界冠军?而一个“马君仁”,据说当初他只是个“人民公社”级的民办体育教员,却培养出了那么多世界冠军。说白了还是个“教学方法”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师者无能或保守,误的可是学者的青春与前程!可恶!可恶至极!! 光知道“可恶!可恶至极!!”有啥用? 是口号! 是废话!<p>关键是有什么积极的办法,消除明师的后顾之忧!让他义无反顾的教出来之不易的国宝!<p>这才是利国利民的事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