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kf
发表于 2006-12-2 23:46:00
<p>关键是这炮捶是典型的外家拳,而绵拳、柔拳才是内家拳。</p><p>把炮捶挂上太极拳的名头,并不能够改变它外家拳的实质<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p>
tjkf
发表于 2006-12-9 23:11:00
不仅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
peace
发表于 2006-12-16 17:11:00
[原创]
<p> 1、杨露禅跟陈长兴学的是什么拳?根据杨前后学了18年这一事实,说明这种拳非常精妙,假设它是杨式拳的前身。陈长兴既然肯传外姓的杨露禅,应当也传本家的子弟。从常理上说,他最有可能传自己的儿子,因此陈发科一系有可能继承了这种拳。现在的问题是杨露禅早期的拳是什么样子?和杨澄甫定型的杨式拳差别有多大?如果拿陈发科一系的陈式拳和现在流行的杨式拳相比,是否有可比性? 据说班侯发劲刚猛,常发断劲,不知此拳是否传下来了,拿班侯拳和澄甫拳以及发科拳三者相比,会得出什么结论?</p><p> 2、武禹襄跟赵堡镇的陈清萍学的是什么拳?从武的伟大成就来看,应当是太极拳的前身。比较一下赵堡太极和陈式拳,如果两种拳差别不大,说明他们是同源而异流;如果相差太大,就说明是两种拳,陈式拳和太极完全不同。如果只从地域推理,赵堡和陈家沟相隔只有数里,两种拳应该有相通之处。</p><p> 3、将杨澄甫拳、杨班侯拳、陈发科拳、武禹襄拳、赵堡拳不带偏见地进行综合对比,有何结论? </p><p> 4、一味地追溯源流于太极拳爱好者并无意义,让我们从公认的太极大师陈长兴开始进行推理、思辨、比较 可能更有意义。</p>
tjkf
发表于 2006-12-17 23:43:00
<p>陈长兴当然想把自己的太极拳传给他的儿子和本门族人,但要这些人有学太极拳的天赋才行啊。</p><p>太极拳是武术中最难学的格斗术,需要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才学得成。</p><p>历史上,能够学成太极功夫(能够以太极功夫实战)的人没有几个。</p><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7.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4.gif" /></p>
问天
发表于 2006-12-18 11:38:00
<p>很高兴看到有人想理性地推理一下从陈长兴开始的太极拳发展。</p><p>给出个人看法。</p><p>1、陈长兴是有功夫的。杨无敌的老师,肯定不会错。</p><p>2、露蝉以下,班侯、健侯、少侯皆有功夫。出手见红指的就是他们的技击功夫</p><p>3、杨澄甫很会教拳,功夫却未得真传。(参见陈炎林的书)所以他订的架子也是空空如也。</p><p>4、全祐等几个高徒未得真传。绝技不能外传是当时的传统。从全祐孙子吴公仪的擂台表演我们就能印证这一点。</p><p>5、武禹襄未得真传。第一,他找陈长兴时,陈长兴已经不能教拳。跟陈清平学,谁能证明陈清平的功夫?第二,即使陈清平是大师,他学了一个多月,就号称学到手了。谁信?</p><p></p><p>结论:国家定的各大门派,皆非太极拳之本来面目</p>
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48:00
<p>陈氏太极拳?</p><p></p>
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49:00
八极源于?
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50:00
苌家?
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50:00
<p>公社</p><p>生产队</p>
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51:00
<p>现有和</p><p>现有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