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51:00

<p>匈奴</p><p>汉</p>

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52:00

<p>几忆人民</p><p>老家洪洞</p>

赵光之 发表于 2006-12-18 11:54:00

淮河以北汉人与辽金元

tjkf 发表于 2006-12-19 00:21:00

<p>这的确是个问题——照理说,陈长兴该把他的太极拳真功夫传给他的子孙才对,但却偏偏传给了外姓的杨露蝉,而成就了一个“杨无敌”并由此引发了后世的“正宗之争”。</p><p>难道陈长兴就不希望他的子孙中出现一个“陈无敌”吗?</p><p>他当然想,但遗憾的是,要练成这太极功夫的人必须是那块料,否则的话,师傅再怎么教也是白费工夫。<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3.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4.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7.gif" /></p>

问天 发表于 2006-12-19 09:00:00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taijikuaike</i>在2006-12-18 12:04:00的发言:</b><br/>问天兄;前两点还行,后三点就有失偏颇了.你何以知杨澄浦的架子空空如也.在那种社会,没有两把刷子是没法混的.二,吴公仪的功夫不能说明其祖父不行.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怎讲.杨禄禅三下陈家沟,前后十八年,不是偷窥而得太极之真髓吗.武禹襄得陈清平之指点,不也是与偷窥而得太极之真髓异曲同工之妙吗.</div><p></p><p>今天心情好。就你的问题多说两句。其实也是我老生常谈的东西。</p><p>1、陈炎林在四十年代出版的《太极拳刀剑杆合编》里面有一段杨家小传。提到杨少侯时说,少侯七岁随祖父练功,功属上乘,出手见红。我们可以认为少侯继承了杨家的绝学。而提到杨澄甫时说,杨澄甫少不喜练拳,父死乃发愤,功夫是自研而得。注意自研而得四个字。太极拳的功夫能靠一个人,一辈子就弄出来了么?我们仔细想想自研而得的含义,其实就是没有功夫的一种委婉说法罢了。最关键的一点,陈炎林从学于杨,此书也是为推广杨澄甫的拳而出。是为了宣传杨式拳。我们再想想,为什么他不象现代的大师那样狂吹杨澄甫呢?要么,陈炎林有毛病,明明杨澄甫有功夫,就是说没有(对比少侯可知)。还写书宣传他。(是不是很变态)。要么,就是如我所断,当时,杨澄甫没有功夫是众所皆知,无法隐瞒。至于杨澄甫没有功夫,为什么还能混成一代宗师,呵呵,看看眼下大师多如狗的情景,你就知道,骗人也不是一件难事,何况,杨澄甫顶着祖父、父亲的名头,下面还有一帮子人指望着他吃饭呢,鄢有不为其摇旗呐喊的道理?</p><p>2、如果你认为吴公仪没有得到真传,也有道理,但是,如果吴公仪不行,谁行?别说马岳梁。儿子都不教,会教给女婿?吴公仪可是顶着吴式的门呢,他要不行,吴式就完了。我们暂且搁置全祐的功夫,古人的功夫再好,现在的继承人体现不出来,就等于没有。</p><p>3、练拳和读书是两个概念。读书、写作是最自我的东西,只要有天分,多读书,就能成为大家。练拳是有传统的,必须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否则就是自研而得。是自己骗自己的把戏。一个多月,架子都学不完,还谈什么得到精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胡说。</p><p>4、至于陈式,我已经懒得说他们了,其他拳如果说和太极拳有点渊源,他家的拳整个一个二愣子。还自己挺牛。</p><p></p><p>很久没说这么多了,也算再次表明我的观点。不再做任何说明、辩论。能明白的不用我解释,不能明白的我解释也明白不了。</p>

nomore 发表于 2006-12-20 11:50:00

事实上,陈长兴大师当年改练太极拳时,是被其族人鄙视的,而且因此禁止大师继续教陈氏自己的少林拳。因此,大师的拳艺没有完全传下来(当然,并非一点儿都没有传下来),也是正常的

tjkf 发表于 2006-12-23 21:14:00

照理说,陈长兴的儿子学太极拳的条件比杨露蝉要好的多,但为什么他就不能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成为陈无敌呢?<br/>想一想,当年杨露蝉学太极拳是多么难,拜了三次师才学到了真功夫,而陈长兴的儿子呢?他还要拜三次师吗?<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

找路的 发表于 2006-12-23 22:37:00

<p>虽然人们可以质疑现在的陈氏太极拳是否为陈长兴所传,但这与陈长兴的儿子是否能够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并没多少关系。而且由于没有文字记载,陈长兴的儿子究竟拳术怎样,今天已无法知道。用不可知的事是辩不出结果的。不如厚道些,让古人安息。</p><p>其实,如果不是杨露蝉出了名且不忘本,我们今天能知道陈长兴是一代太极拳大师吗?</p>

chinatj 发表于 2006-12-25 19:33:00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taijikuaike</i>在2006-12-24 10:53:00的发言:</b><br/>楼上说的对,陈家人应把杨禄禅当祖宗供.没有杨禄禅,谁知陈长兴啊.其后人也无法象现在这样,全国都是大师啊.</div><p>一派胡言,你儿子出了名他也是你儿子,你的孙子照样问你叫爷爷,不是这样的道理吗?没有陈长兴,就没有杨露禅,但没有杨露禅就没有陈家拳(尽管有人认为不是太极拳)吗?徒弟再出名也不能忘本啊!</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19:46:59编辑过]</font></div>

chinatj 发表于 2006-12-25 19:40:00

<p>区分内家拳、外家拳的实质是什么?标准是什么?谁制定的标准?拳有刚、柔、快、慢,没有内外之分。下面引用百度知道的内容,供参考:</p><p>内家就是要用意念自己练出气来的。 <br/>外家就是用训练来得到力的。 <br/><br/>一般印象中, <br/>内家的打起来不容易累,而且内家拳武师外表上看不出来是练家子。 <br/>外家的打起来要拼体力,外表结实粗壮,能看出来像个练武的。 <br/><br/>上面是我印象所说。 <br/>我的老师告诉我。 <br/>其实内家外家之分是一种浅陋的区分方法。 <br/>内家,就是用自己的意念把气血聚到某个地方。 <br/>外家,就是用外力辅助,让气血主动流到某个地方。 <br/><br/>而且不少拳种,难分内外。 <br/>例如咏春,就分不出来。<ca></ca></p>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是先有陈氏炮捶,还是先有陈氏太极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