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使用道具 举报
看看名人是怎样定的: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不偏不倚......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陈鑫语“阴阳互为其根,不可分为两橛。” )。陈鑫:太极拳,缠法也。太极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由此可见,太极拳用通俗一点的语言下个定义就是,阴阳平衡的全身运动。所谓阴阳平衡就是阴阳相济,所谓
阴阳相济就是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上下相随的运动,其所呈现形式必然是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如果非得回答的话,只能这么讲“陈式老架一路是最原始的还很不成熟的雏形的太极拳,杨式(大架)吴式是发展后比较成熟的太极拳,而武式是合乎太极原理的太极拳(主要是阴阳平衡全身整体运动、阴阳合体)。
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这句话告诉的是什么意思呢?指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也就是说太极原本是个平衡的整体,一动即生阴阳。人体的阴阳状在于何出,臀部也,三岁的小孩就是阴阳的屁股任何时候永不分家。道家返老还童就是不断的观察幼儿态,模仿幼儿状。看看那派更合太极原理呢?武式也,武式小架基本是整体的运动,给人练来混混沌沌状态的感觉。
若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确实会有产生、发展、完善、成熟的过程。
相比之下,后辈比前人的理法经过发展更为丰富、精严也是客观可能出现的情况。那现实状况到底如何呢?
手执王宗岳《太极拳谱》的李亦畬的态度相信应该是较为权威的,这一点相信四方兄也是不会反对的。如以你说武式是合乎太极原理的太极拳,那《太极拳小序》开头的话,不知始自何人、、、王宗岳论详、、又怎样解释。
很多门派都经历了创始与发展,形意、八卦门里是不是应该也评一下谁是谁不是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豫ICP备0500275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8250241088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