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帖子说过了,但没有找到。那就再说一次。 除了陈家拳,没有其他太极派别称自己为炮捶 除了陈家拳,没有其他炮捶派别称自己为太极至于开会事件。我认为,五十年代远没有文革的空气紧张,陈、高二位绝无政治上的什么顾虑。而且,开会的性质很简单,完全是太极拳界的学术交流。那么如果陈、高二位的玩艺不假,何出此自贬身价之下下之策?须知,这是事关原则的大问题啊,面临门派的性质划分,是不是真太极功夫。在此等问题上岂可退让?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使如chengou先生所云,大局重于泰山。可陈发科先生并未如其会议上的态度,日后仍旧在宣传陈式太极拳。如此出尔反尔,朝三暮四,岂是身怀真功之人所为? 以上资料CHENGOU先生摘自《太极拳之研究》,却视而不见其中的关键段落。吴图南先生从吴鉴泉8年后,又从师杨少侯宗师4年。其中书中大量篇幅描写吴先生学艺之艰辛,和从练拳中得到的益处。可以说,吴先生从杨少侯处才学到了真正的太极拳。CHENGOU先生却断章取义,混淆视听,把吴老以前的败绩拿出一一示人,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至于吴老先生能不能打的问题,无数的人问过:没听说他打过谁啊。对了!这正是不战屈人之兵的典范。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难道非要碰个头破血流不成?何况,谁配和他老人家交手?当年国术大赛的总裁判长,难道也是浪得虚名?只有想象力极其极其丰富的人才敢做。记得冯骥才在小说里说过类似的一句话:有些人只是听说,就认为人家的东西都是假的,殊不知,是自己在骗自己。 至于吴先生拳术的继承问题。CHENGOU先生如果手头还有《太极拳之研究》建议再仔细看一遍。尤其是前边的东西。我在此不赘述。只补充一点:文革期间吴图南、马有清、李光被打成武术界的三家村,大毒草,都下放劳动。那时候,陈式拳是无产阶级拳,必须学。造反派都是陈式门徒。文革后,各行各业都拨乱反正,唯独武术界依然故我。打倒的老前辈,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致使现在武术界真功难觅。 请问一个基本概念,流行的就一定是对的么?当然不是,只能说明它是最容易接触和比较容易学的东西。 顺便我还要劝正与直先生一句,这里是人家的地盘,也不要和人家大动干戈,把东西说完完事。人家能听就听,不听拉到。--有些事情不是能用口舌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