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断刀

太極實戰之疑(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8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功夫练好了,散打,空手道,泰拳算什么。他们太硬了,一定会承受你的力,所以,一掌就让他们吐血。
发表于 2003-11-24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推手工夫是技击格斗的基本功之一:一、可以不怕摔交和擒拿;二、在格挡时能够轻粘敌手,防敌变化;三、截拳道的黏手是太极推手的一种变化。
发表于 2003-12-12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难寻啊!
发表于 2003-12-25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练好了? ?!
现在真正练好的有几个?
王西安师傅还有其他三位大师同出一门,却都只学了太极的一项而已,王老师重实战,还有一位师傅重缠丝,(其他老师的名字我忘了),虽然已经很厉害了,但真的这叫练好了?只不过都学了四分之一!! 现在学好那四份之一的又有几个?
太极本就出自无极,变换无穷,武学之道远噫!
发表于 2003-12-25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中,好象有道理!
发表于 2004-2-3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理,国人爱自大。嘴上功夫最厉害,稍有成就就自称大师。这不好,不利于提高,不利于发扬国粹。是不是大师不应看获得过几次冠军,出了几本书。更应看真功夫。应多走走,和各门各派的高手多交流,尤其是和散打高手过过招,和国外的高手过过招,才能提高,达到上乘境界。我认为大师不是职称,不应搞终身制。
  
发表于 2004-3-24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拳手没有任何规则的限制,他们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规则约束下的技术发展方向差别很大。一个拳手一旦习惯了某种规则,改变习惯去打拳要很长时间的适应和调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本。以最近结束的中美散打对抗赛来说,柳海龙全力侧揣到对手“铁虎”的脖子,这样的致命打击居然都没有把对手KO,实在是难以想象!最后柳海龙靠点数获胜根本不能让人相信放弃规则限制后他能打得过对手。也就是说,如果柳海龙和“铁虎”取下拳套,没时间限制,鹿死谁手还难判断,不能肯定“铁虎”一定获胜,但是既然脖子都能顶住对手侧揣,基本上可以放开手攻击,从他的重拳质量远高于柳海龙来看,把柳海龙打昏的可能性非常大。至于柳海龙摔倒那几次,在黑拳擂台就是一个灾难,用一句话说“那会死得相当难看”。至于他摔倒对手所使用的摔法,对付不习惯用膝盖的西洋拳手是有效的,对于擅用膝盖和肘的黑拳手来说根本派不上用场———俯身去抱腿,那相当于用面门去招呼对手的铁石冲膝。规则壁垒带来的成本让习惯了自由格斗的人更没有动力来参与散打,不但是黑拳手,传统武术的练习者也被阻在门外。


  黑市拳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副阴森恐怖的面孔,至少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他的黑。许多散打运动员和拳击运动员都接到过熟人打来的电话:“××老板电视上看到你打拳,说你没有他兄弟厉害,出五万让你给他兄弟打一场,就在×××俱乐部,来不来?”在黑市拳最发达的沿海某省,黑市拳的组织者甚至雇佣了“星探”一样的“拳探”,负责到处搜罗人来打黑市拳。这些“拳探”碰到马路边的打架斗殴,会停下来仔细观看。如果看到某个人力压群雄,能够打倒几个人,那他就会找这个很能打的问:“兄弟,你功夫不错哦,想不想挣钱?”然后怂恿你去打黑市拳。这些“拳探”还会到各个武馆去搜罗学员名单,找教练瞎扯挖情报,甚至把教练也发展来打黑拳者做眼线。

  除非是职业的黑拳手,很多初打黑拳的人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多离谱,觉得无非是像古代打擂台一样较量了一下,他们会被告知霍元甲、李小龙这些武术家当年也打了不少擂台呢。至于没有规则的危险性,学武的人往往被别人一句“你胆子太小了,打不死你!”就推在了一边,上台之后面对对手的残酷,也只能用残酷来抵抗,很多人就是被这样轻易地拉进了黑拳的圈子。

  人类追求刺激的天性是不能被消灭的,追求利益的天性也是不能被消灭的。强力压制只能遏制一时,并不能根本地消灭黑市拳这一给组织者带来暴利、给观众以强烈刺激的地下格斗。只能设法引导更多的拳手到合法比赛中来,提供更精彩的合法比赛给观众,研究更合理的比赛办法让真正优秀的拳手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人进入黑市拳的残酷战场。对于习武者来说,都想追求更高的境界,每个人对如何达到更高都水平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什么才叫“最高”看法也各自不同。

  

发表于 2004-3-24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極實戰之疑”
写的好!
发表于 2004-3-26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我也认为用最直接方法击倒对手才是格斗的要义.
发表于 2004-9-7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学太极实战与学习其他一切东西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就看老师或师父会不会一开始就把规律性的东西教给你!同时就看你自己是否善于总结!套用我师父的话,就是:“学东西要会抓重点”!如果师父不提示什么是重点,学生自己又没悟性悟到什么是重点,不要说三年,就是给你三十年也没用。如果师父自己善于总结,不断把浓缩的重点传授给学生,学生自然就能“速成”!拳友们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