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拳手没有任何规则的限制,他们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规则约束下的技术发展方向差别很大。一个拳手一旦习惯了某种规则,改变习惯去打拳要很长时间的适应和调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本。以最近结束的中美散打对抗赛来说,柳海龙全力侧揣到对手“铁虎”的脖子,这样的致命打击居然都没有把对手KO,实在是难以想象!最后柳海龙靠点数获胜根本不能让人相信放弃规则限制后他能打得过对手。也就是说,如果柳海龙和“铁虎”取下拳套,没时间限制,鹿死谁手还难判断,不能肯定“铁虎”一定获胜,但是既然脖子都能顶住对手侧揣,基本上可以放开手攻击,从他的重拳质量远高于柳海龙来看,把柳海龙打昏的可能性非常大。至于柳海龙摔倒那几次,在黑拳擂台就是一个灾难,用一句话说“那会死得相当难看”。至于他摔倒对手所使用的摔法,对付不习惯用膝盖的西洋拳手是有效的,对于擅用膝盖和肘的黑拳手来说根本派不上用场———俯身去抱腿,那相当于用面门去招呼对手的铁石冲膝。规则壁垒带来的成本让习惯了自由格斗的人更没有动力来参与散打,不但是黑拳手,传统武术的练习者也被阻在门外。 黑市拳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副阴森恐怖的面孔,至少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他的黑。许多散打运动员和拳击运动员都接到过熟人打来的电话:“××老板电视上看到你打拳,说你没有他兄弟厉害,出五万让你给他兄弟打一场,就在×××俱乐部,来不来?”在黑市拳最发达的沿海某省,黑市拳的组织者甚至雇佣了“星探”一样的“拳探”,负责到处搜罗人来打黑市拳。这些“拳探”碰到马路边的打架斗殴,会停下来仔细观看。如果看到某个人力压群雄,能够打倒几个人,那他就会找这个很能打的问:“兄弟,你功夫不错哦,想不想挣钱?”然后怂恿你去打黑市拳。这些“拳探”还会到各个武馆去搜罗学员名单,找教练瞎扯挖情报,甚至把教练也发展来打黑拳者做眼线。
除非是职业的黑拳手,很多初打黑拳的人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有多离谱,觉得无非是像古代打擂台一样较量了一下,他们会被告知霍元甲、李小龙这些武术家当年也打了不少擂台呢。至于没有规则的危险性,学武的人往往被别人一句“你胆子太小了,打不死你!”就推在了一边,上台之后面对对手的残酷,也只能用残酷来抵抗,很多人就是被这样轻易地拉进了黑拳的圈子。 人类追求刺激的天性是不能被消灭的,追求利益的天性也是不能被消灭的。强力压制只能遏制一时,并不能根本地消灭黑市拳这一给组织者带来暴利、给观众以强烈刺激的地下格斗。只能设法引导更多的拳手到合法比赛中来,提供更精彩的合法比赛给观众,研究更合理的比赛办法让真正优秀的拳手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人进入黑市拳的残酷战场。对于习武者来说,都想追求更高的境界,每个人对如何达到更高都水平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什么才叫“最高”看法也各自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