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036|回复: 12

读书有感悟关于“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0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杨振铎先生著作《杨式太极拳\剑\刀》p159结束语关于“放松”摘抄如下:
  在武术中,常以“刚”比喻为“劲”。那么,“拙力”就可比喻为“铁”,因为“刚”的来源是铁,而“劲”的来源自然也就是“拙力”了。拙力是自然力,也是人体本能的产物。说来也是巧合,现今劲的写法,正是力的加工,这个字的设计者是不是有这个意思,我不清楚,不过,借用这个字,很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
   加工,是生产过程,生铁需要采取高温熔解的方法,而拙力是采取放 松的方法,摧去拙力中之僵硬,二者都是方法。
  经过加工,使二者在形态上会出现一种与其本身似相矛盾的形状,如铁水与饮水相似,但又与饮用水是本质的不同,因为铁水和摧去僵硬的拙力,均带有韧性,而饮用水是软的,它不具备有韧性条件,因此,称摧去了僵硬的“拙力”为“柔”不为软,因为柔是带有韧性的,也就是其中含有劲的因素。这样正如杨公澄甫先师所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如果其中没有的因素存在,这就是软。软不能称之为柔的。
   铁经过千锤百炼,可以起质的变化,转为钢。钢,内坚,外形光泽度强。而铁,不只是韧性差,而且外形粗糙。拙力,经过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坚苦训练,也能起质的变化,转为劲。劲的表现,柔韧性强,能够体现出整体的协调。而拙力的表现,动作僵硬,反映在局部而不是全身。二者也有极大的区别。

评:要想使自己的水平提高在套路练习中一开始就注意放松。
勿使拙力。
       

 楼主| 发表于 2003-5-21 0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除拙力,松而不软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发表于 2003-5-21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行船而言,海水也是坚刚的,但海水确实是柔软的。

相对于飞机而言,大气也是坚刚的,但大气确是连柔软都说不上的。

所以杨先生钢与铁,铁水与饮水的比喻还是不太恰当。

发表于 2003-5-21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松从何来?松到何去?空空谈松,懒散无用。
 楼主| 发表于 2003-5-22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问题总有务实的一方面与务虚的一方面。非空空而谈。如不理解松的重要性那还谈什么练太极拳。
 楼主| 发表于 2003-5-23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中的松与紧,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松是相对于紧来讲,松是让对手不知你的劲路,而你能够知道对手的劲路。
发表于 2003-5-26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花猫眯对送的理解也不是很正确,松是区别拙力与内力的主要标志。没有松就没有劲整,就没有发力专主一方,
发表于 2003-6-27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3-6-28 0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庖丁解牛,三年刀如新。
发表于 2003-7-2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猫:
  续拳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