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小品茶

[贴图]陈氏传统三路,陈氏长拳一零八式---附拳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9 0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板斧兄你买的VCD是谁出的,传个文件给我看吗?

发表于 2005-1-19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山西洪桐县一带流传有通臂缠拳或者叫无极通臂拳。陈立清老人在山西看到这种拳,并与陈氏108式长拳比较,拳谱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陈家失传的108式长拳。陈老专程到山西学得此拳并在门里传播。现在音像店里经销的好象就是陈立清老人的学生陈永福(?)所演练的108式。


在河南焦作上白作乡和春林村流传着通臂拳,来源于山西洪桐一带的通臂拳。亲眼见过他们的一位老师演练一段套路和一段拆拳。套路舒展大方。拳架用法上与现在的陈氏太极拳有较大区别,好象是正面(正门)进攻的多,短兵相接,左右手攻防变化比较巧妙,进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偶然机会得一本20年前内部出的该拳的拳谱书,有画图。后赠友人。


几年前邻居家来一十几岁女孩,见我在练拳,她也演练了一段拳,大开大合的拳。说是太极长拳。是她父亲教她的,她们村不少人还会练。她的老家是河南焦作武陟县。与温县相邻。也许在陈家沟108式失传了。但是邻近地方却还有传承。


以上供三板斧参考,请其他拳友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9 22:20: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0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就是陈永福老师演练的。我是在广州天河图书中心买的。
发表于 2005-1-21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长拳绝非彼长拳。请大家明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 10:56:5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22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王振华先生新出版的 陈氏太极长拳108式(附光盘)








内容提要
陈氏氏族以太极拳名誉天下,不胫而走,传于四海内外。太极拳博大精深之貌逐渐为人所识。而“长拳”套路则为陈氏嫡传传人所专精,各代传人以太极拳之规律不断地对它进行一步的加工整理,既保其原貌,又与太极同体,一招一势都凝聚着陈氏先贤的智慧和心血。后人不仅能在演练此拳的过程中体现古代的武术原貌,又能体味中华文化的妙趣,实是陈氏累代之功。先师陈昭奎,聪慧睿智,承陈氏累代之学,不骄不惰。为启后人,写太极精义于寒窗之下,困苦劳顿不减其志,其精神和技艺同样感人。是拳,由陈氏一脉相传,从不外传。外人不得窥其门径,知之者仅能观其谱而已。上世纪三十年代,陈照丕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披露其拳谱,时称《陈长兴太极拳总歌》。先师陈照奎首将此拳传世,定名为“陈氏太极长拳”,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了壮丽的一页。后来学子,当思先辈之精义,不可邋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2 21:27: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3-3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陈正雷太极网中关于陈氏太极长拳108式的答复: http://www.cstjq.com/guestbook/
    长拳是在陈王廷创编太极拳以前家传的一种拳术,108式长拳是组成太极拳的一个主要部分,其很多动作已被编入太极拳内.自从太极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后,长拳自然也就没人练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ilt在2005-3-3 18:26:26的发言:
请看陈正雷太极网中关于陈氏太极长拳108式的答复: http://www.cstjq.com/guestbook/
    长拳是在陈王廷创编太极拳以前家传的一种拳术,108式长拳是组成太极拳的一个主要部分,其很多动作已被编入太极拳内.自从太极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后,长拳自然也就没人练了.
其实并非如此,综观整套长拳,只有懒扎衣,单鞭,和金刚捣锥三式与一路名称相同,但打法却又不同,所以组成一说不成立,另外否定长拳为太极拳则为狭隘嫉妒之人所为。取长拳之名为如江河滔滔,连绵不绝之意。陈家拳械谱中拳共7路,既然炮锤一路现定为陈式二路,属太极拳,那长拳就更不应排除在外,陈立清赴洪洞习通臂可以为证。当年陈发科将7路拳带出陈家沟,由陈照奎传出以致此拳得以延传,实为一幸,此为我们中华武术的愧宝之一,不能埋没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的师承-陈照奎-都文才,张才根-周维均-本人,都老师共传7路陈式拳,本人学了4路,其中就有一路陈式长拳108式。听师父讲,当年陈公携子来上海教拳就住师兄张才根家,都,和张得以一窥此拳,陈公说此拳为陈家单传看家拳,按拳谱应为137式,后定为108式。70年代后期都老数次赴北京向陈公学习此拳,并帮助整理资料,有108式图谱一套后寄上海复印了三份,陈留原稿,都,张各留一份,现原稿应存陈瑜处,都的图谱带去了日本,张的搬家时不幸丢失。陈公在后期传此拳时也已改动过,加进了双手双脚的顺逆缠丝划圈,使动作更为复杂。hbzm谈到的王振华的108式,本人看过片段,的确与都老的长拳出自一脉,为陈公亲传,保持了此拳原有风貌,都老所传长拳更是体现了陈公后期的武学成就。


另外动静朋友所提的山西洪桐县的无极通臂拳,陈立清也来上海传过,我们练拳场子旁边就有一位无锡师父教此拳,是陈立清所传,分为九个排子,拳架和我们不同,看不出出自同源,但开头几式,勉强能拉上些关系,后面的就等于是另一套拳了。他们曾送我一本他们的内部教材叫《无极通臂缠丝拳》。其中提到此拳和陈式太极拳的源流,为郭永福,又为陈有孚,(清乾隆年间约1776-1780年)因打死人从河南逃往山西洪桐县随母姓郭,投靠副官刘秉恬,传拳至今已第八代。


其他的河南焦作上白作乡和春林村,河南焦作武陟县的长拳本人就不知道来源了。

发表于 2005-3-5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品茶介绍
发表于 2005-4-5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大侠执教,受益匪浅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