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许多拳友的录像,冒昧地指出几个误区(不是针对哪个大师的)
1,起势:两手上棚时身体不动,两手下按时重心下降。正确的做法:两手上棚时身体重心适度下降,两手下按时身体重心要适度上升,棚按时两臂要有适度的缠丝。起势时就要做到气贴背。只有高质量的起势,整趟拳下来的效果才能更显著。收势的要求相同。
2,快慢:一个拳势中间要么有停顿要么快慢演练不合理,要么开与和速度一样或合的快开的慢。正确的做法:一个拳势的练习要象一段带旋涡的水流,不能有丝毫的停顿。转关的地方就是将对方引空或背势,我出击的最佳时机,初级的可细心慢慢琢磨,懂劲阶段就要不加思索,一转即进,速度要略快,而且是渐快,要有加速度,到劲力的落点速度最快。合是引化是蓄劲,要稍慢,开是进攻是发劲,要稍快(一般情况)。一个拳势就是一次防守进攻或拳打脚踢胯击肩靠等的组合。快慢相间的要求主要是指一个拳势而言的。
3,发劲:脚跟猛蹬地,膝关节左右猛摆。正确的做法:脚大趾定位脚跟象钻头一样下拧,(涌泉涵空,脚弓才有弹性)膝关节适度的上下传劲,膝关节是左右拧转不是摆动,这样才能使腿上有缠丝劲往上传。腰弓及小腹猛紧不软,劲不从腰部断开造成上下脱节,发出劲的穿透力更强。
4,拳势无景:思想意念上怕动作不合规矩而导致蹑手蹑脚,不舒展,表面显示一种松的假象。有的无意中追求拳架的舞蹈美使架子过于舒展,超过了必要的度,老一辈讲丑把式丑把式,好看的不好用,不好看的夺人命(其实丑把式有一种气势雄浑的美)。
太极健身是民国前后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太极的主要目的就是搏斗。桩功和单操手是主要的练功形式。套路的演练要体现出技击意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4 8:43: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