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清泉

我终于从新架老架的选择中解脱出来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5-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微笑的刺客在2005-5-5 19:34:38的发言:
遗憾呀!老架简单新架难,他们练不好当然说老架好了!

    谢谢指点。但是,我现在练习时的感受恰恰相反,不知道你练过老架没有?如果我的看法与你不一致,请原谅,也请允许我能够有个人感受。

发表于 2005-5-13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不出什么见解,是来支持楼主的.听师傅说,他的一个师弟主练起式,三年下来功夫也出来了.可见往往是简单的重复反而更适合业余的太极爱好者出功夫.共勉
发表于 2005-5-14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很可爱,做的对
发表于 2005-5-18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同感,现在我练83式,最近看了张其林老师的83式,感觉很好。
发表于 2005-5-18 1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5-21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老架一路是楷书,新架一路是行楷。楷书看上去最简单,但要写好很难,而行书若没有楷书的基础更谈不上写好。至于二路,就是草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1 9:53:3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27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谁不懂书法???

我就不信连楷书都写不好的人,能写好行书、草书?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的行书、草书虽然没有他们的楷书出名,但其行书、草书都有很高的境界,就是因为他们都有坚实的楷书基础;而书圣王羲之以行、草造诣最高,其楷书也是开初唐四大楷家欧、虞、褚、薛之先河,竖立一代宗师风范;至于唐代的怀素、张旭以草书著名,并不能说明他们的楷书就写的不好,只是其楷书水平没有他们的草书有特色或是没有作品传世罢了!

看来你是真的不懂书法啊!

至于太极方面,我并没有说一定要先练好老架才能练新架的意思,把新、老架分别比喻成行楷和正楷只是为了区别他们的风格味道罢了,但要说明一点的是要练二路必须要练好一路,这点就象要写好草书一定要写好楷书一样,否则就算能写出来所谓的“草书”也是没有骨力的“死蛇挂树”。

本人不才,练书法二十年、陈式老架十年,有上述心得,希望与同好探讨。

发表于 2005-5-27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秋月在2005-5-27 10:02:09的发言:

到底是谁不懂书法???


我就不信连楷书都写不好的人,能写好行书、草书?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的行书、草书虽然没有他们的楷书出名,但其行书、草书都有很高的境界,就是因为他们都有坚实的楷书基础;而书圣王羲之以行、草造诣最高,其楷书也是开初唐四大楷家欧、虞、褚、薛之先河,竖立一代宗师风范;至于唐代的怀素、张旭以草书著名,并不能说明他们的楷书就写的不好,只是其楷书水平没有他们的草书有特色或是没有作品传世罢了!


看来你是真的不懂书法啊!


至于太极方面,我并没有说一定要先练好老架才能练新架的意思,把新、老架分别比喻成行楷和正楷只是为了区别他们的风格味道罢了,但要说明一点的是要练二路必须要练好一路,这点就象要写好草书一定要写好楷书一样,否则就算能写出来所谓的“草书”也是没有骨力的“死蛇挂树”。


本人不才,练书法二十年、陈式老架十年,有上述心得,希望与同好探讨。


兄台练习陈式老架十年,虽未曾谋面,想必是功夫是阶及神明了。

兄台练习书法二十年,但是却欠缺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兄台虽知道几位妇孺皆知的书法大家的名字,却对书法的起源有所不知。吾中华汉字,起源于甲骨文,历经金文,而与秦时统一于小篆,而后汉时发展为隶书,隶书书写工整,费时费力,书写匆忙时便产生了行书、草书,唐朝时我中华人才辈出,最终发展为楷书。

汉朝时的人们书写行书、草书的时候,楷书字体还没有出现啊!

本人只是少年时自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如有不对,请兄台多多指正!

发表于 2005-5-28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看问题怎么老是这么偏颇啊?


玩书法的人会连基本的甲古、秦篆、汉隶、晋唐楷等简单的历史都不懂么?


别人不提就是不懂么?谈问题要看本质,不要老是扯一些表象的东西!


你是不是当小学老师的,总喜欢教一教别人啊!


既然又扯到隶书,那汉隶也是老架一路,最多算它是陈式小架吧,中宫收紧嘛!你不会又说我不懂历史,陈式小架怎么跑到大架的前面吧?


同理,假如是在汉代,我就不信不先练好隶书的人能写好行书、能写好草书?如果真是那样,写出来的字势必“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