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我初学时未练内功,与前辈推手时,全力推出,对方丝毫不动:而对方化解时,我不觉受力,竟站立不稳,甚至腾空而起。原以为是招式问题,但学了招式,也难以致用。后学了内功,整个带脉一触即硬如铁板,发人时只是腹内一转,腰腿一随,对方应手而出,简直是在轻描淡画,许多初学者也认为这不合乎物理规律,但屡试屡爽。起初是腹部非常充实,后来腹部旋转,手脚响应。确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妙趣。带脉充实,两臂外胀,气也!带脉动,接触点有膨胀感,鼓荡也!此非虚妄之言,在李经梧门下,有此功力的,可以百计。
使用道具 举报
牛什么啊。有本事出来打擂台啊,别老跟自己人叫劲
我初学时未练内功,与前辈推手时,全力推出,对方丝毫不动:而对方化解时,我不觉受力,竟站立不稳,甚至腾空而起。原以为是招式问题,但学了招式,也难以致用
我以前也很几个太极拳老师推手,和你遇到的情形一模一样,当时我颇不解, 今天才明白。
是气功,请寻找北京气功大师胡耀贞的传人或秦皇岛太极大师李经梧的传人。
1960年初由老师口述,学生张天戈执笔整理了《太极内功》一书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已故著名气功医疗专家,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院长刘贵珍为《太极内功》撰写了序言,他对该书这样评价:“李经梧同志习练的太极内功,就是使太极拳达到高深阶段的一个锻炼方法,过去不被大家熟悉。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太极内功’不仅可以提高拳术的鼓荡内气和技击能力,而且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摘自本网李经梧弟子回忆录
经梧宗师于上个世纪60年代编创的《太极内功》最能代表他精于学、邃于文、熟于事的治学精神。他老人家在精研《易经》黄帝内经》和中医经络理论,针灸学基础上,参考前人留下的一则《太极阴阳颠倒解》,并结合自己的武学实践创制了独树一帜的太极内功。这个内功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部完全同太极拳体和用紧密结合的功法,突破了前人只守前丹田的修持方法,主张“命门”是锻炼太极内功的关键—穴。运用吐纳、导引的运气方法,练腰健肾,练气强身,驱使往来之内气都要经过“命门”并充实带脉(腰部)以清气(由涌泉穴吸入之自然之气)引动元气(即“命门”蕴藏之先天之气),以元气推动卫气(即经脉之外皮肉之内的正气,,属阳,脉内为营气,属阴),以卫气指挥经筋(起于“四梢”结于脊背),从而增强太极技击能力。这种由“命门”直达“四梢”,又由“四梢”复归“命门”的开合有致的内气运动是与古代拳经上“力由脊发”“气贴脊背”“腰为第一主宰”的要求相辅相成的。确是一种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阳萎、早泄、胃下垂、肠胃溃疡等有确切的气功疗法。同时又是一种能够大大提高技击能力和抗冲击能力的科学功法。李老师治学是非常严谨的。60年代以前,他自己秘练多年后才慢慢的传给少数弟子,在门徒中进行非常有意义的中试,直到证实这个功法的有效性和无害性后,才在北戴河疗养院的疗养员身上进行较大面积地应用。后又经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才于1986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的著作《太极内功》。这部书与1993年出版的《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是经梧老师留给我们的十分珍贵的财富。
注:胡濯贞曾让他的三名弟子(均为当代著名太极拳家),同时抬其两臂和腰部,他竟席地而坐,纹丝不动。
为什么看贴的多,回帖的少?
太极内功是客观存在,效果显著,单忠满已将其发布,欢迎大家讨论,相信其神秘的面纱很快就要被解开。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豫ICP备0500275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8250241088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