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乁小百货乁

[讨论]忠告学太极拳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7 0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全有道理。楼主是有思想的人,至少说明了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发表于 2005-7-27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gggggggggggg
发表于 2005-8-5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发表于 2005-8-5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太极拳不能技击,而是当今少有能技击的太极人。


根本原因是太极技击的时代早过去了。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


不管承不承认,于今健身乃太极生存之本。技击还是留给那些肯于十年不出门的太极天才发扬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5 15:04:00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8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后段……。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不来论坛了,我也说一说技击吧!

太极拳能不能技击呢?(虽然,我对初学此技者,不赞成偏重技击)

能。但用于实战的少。

一、近身拿摔的技巧多。踢打的技巧少。实战起来,招招都夺命,谁会让你近身?

二、假想敌在推手情景多。假想敌在技击的环境少。实战起来,招招都夺命,谁会用双手推你?

三、一招几式的误导。实战中,本能的打法及反应很重要。远比你会这招那招强。

比如说陈式肘底捶,有拿颈摔,有别肘按推,扭肘颈后捶,有买肘迎面掌等各式招法.但在比赛中,根本用不上.

所以,招不在多在于精.精到什么程度?让人感觉此招一出,下招有退有进,破绽较少.

实战起来,招招都夺命,谁会按你的思路打?

四、实战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多找机会和别人实战。而太极拳的套路训练恰相反。老是什么假想敌之类。要不就是走盘架子,高架子,低架子等旧社会沿袭下来的耗时间的弯路。(而真正的实战都是父子关门在家练的)

实战起来,招招都夺命,谁会跟你玩套路?

所谓的X式的实战拳法,都是说说而已。谁去实战了。所谓的实战,只是找个徒弟与其表演一下(这种垃圾竟然也卖n百元,不如看李连杰电影来的痛快。有人若要,不必花银子上网找个bt或电驴下一下。)

有公安倒用了,但和罪犯动手警校里的博杀训练足够了,不必花那么长的时间练太极拳功.详见<武林探秘>第26集-军体院格斗勇士.

发表于 2005-8-10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
发表于 2005-8-10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了。
发表于 2005-8-10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kusanagi18在2005-8-10 15:06:46的发言:

用外家拳的眼光来看内家拳,自然是处处1无是处的。


如果想要学了太极拳的1招半式马上就能够拿来打人,可以说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打赢了也不过是用太极拳形状的外家功夫。


其实无论外家拳内家拳的实战,招式方面来说,根本不是决定的因素,胜败的根本在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外家在力,内家在劲。为什么说太极10年不出门,其实就是告诫每一个学习太极的人,如果不真正的将太极劲练到周身一体,收放自然,那么出门只有挨打的份。想要立杆见影效果的在太极拳中是找不到的。


朋友在上面的说法有几点我比较赞同。1是你说得:本能打法在实战中有很大作用。你说这话的本意完全正确。如果将“本能”2字改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也许更贴切。因为本能是与生具来的,条件反射却是靠后天练出来的。无论太极还是其他任何武术,或者空手道,泰拳等等一切技击,根本的训练目的无非就是把这些技击手段锻炼成自己的条件反射,时候到时不用想,抬手就发。当年杨班候打遍京城,就是一招搬拦捶,管你左躲右闪,近战远袭?但是你绝不能说练太极只练搬拦捶就可以了,其他的没有用。


其实我说这些的目的无非是说,太极的招式,太极的练法,其实全部都是为了练成太极劲而需要走的途径,而不是说会比划这些招数就能够拿来打人。否则太极用武要言中也不会只说拳来手挡,脚来膝迎,不如说成“迎面来袭用云手,贴身肩靠懒扎衣”了(这两句是我杜撰的:) )招数永远是死的,只有真正练出了功夫,什么招数都不用要,抬手就要命。


的确,实战锻炼比什么都重要,要不然在太极训练当中会将散手作为最后的阶段。但是太极拳也由于自身的特点,是不主张从开始就进行实战的训练的。因为太极拳的拳理有别于其他拳,太极劲没有真正练到身上就去实战,往往关键时刻就把平时练习时候的什么松沉啊,用意不用力啊,不丢不顶啊,通通忘掉了,又回到了只靠力量速度的外家拳的老路上去,而平时的练习又没有进行力量速度的锻炼,自然打不过,输了不怪自己学艺不精,反怪太极不能打人。因此太极拳在训练初期都是假想的训练,到一定程度才开始推手,推手就是按照太极的拳理进行实习训练,但这也不是实战,目的是练习听劲,化劲,发劲的实战基本功,等到了推手程度达到了,才开始进行散手,也就是实战训练---注意,这仍然是太极拳和太极拳的实战训练,是训练仍然不是实战。散手练成,这才开始与其他的拳术进行切磋,10年太极,这才出门。


可惜的是,当今这样的快节奏社会,有几个真正的按照太极的训练步奏,直到走到散手阶段就开始出门?往往会了1,2个套路,甚至学了个什么简化套路,就公开说什么正宗传人,出山授拳,他那里敢实战啊,只好叫几个徒弟摆摆架子,冒充一下而已。


因为这些人导致了现在对太极拳实战的怀疑,真的是太极拳的悲哀。


我10来岁的时候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王培生先生的记录片,上面有几个镜头是王先生在日本讲拳的时候和日本人切磋的画面,王老将对方发出丈外,也就是一抬手,一抖肩而已,那里是什么招数?还有查阅了吴图南先生弟子的回忆路,吴老先生和谭腿门人过招,对方一个踹腿,吴老只是抬膝一迎,对方也被弹出好远,你能说这是什么招数?电影倚天屠龙记里面张三丰教张无忌(李连杰)打太极拳,最后让他把什么招都忘掉,也就是这个道理。军训的时候教官对我说:功夫深了,五步拳都能打死人。


最后借用李小龙在“猛龙过江”里面的台词,情景是当对方知道李小龙练中国拳时,他说:听说中国拳就好像打太极,软手软脚的。李小龙回答:练的不好,什么拳都是软手软脚。


实战不是什么内家拳和外家拳的问题。什么是内家什么是外家?真就有个严格的定义吗?实际上,外家拳也练桩也练气基础的东东也是内家的气;内家拳也练踢腿、冲拳、压腿,X式太极拳的嫡传不也用沙袋、哑铃等方式增强自已的力量吗?

我的意思不是说太极拳不能用于技击,我是怕以此目的会浪费学者的时间。(很多人浪费大量时间)并且很多“大师”以会太极拳技击这样宣传手段误了很多人。(有很多是武学的好材料被耽误)

愿意和你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