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kusanagi18在2005-8-11 10:46:25的发言:所谓内家外家,主要区别在于练法用法,但是练到一定境界,最终是要殊途同归的。就好像同修佛法的2人,一人颂经念佛,一人参禅打坐,但最终都能够得到证悟。真正的武林高手都是内外兼修的,例如王斋芗前辈就同时精通太极拳和铁砂掌,甚至李小龙也要练习静坐修禅。但是不能因为内外兼修就说内家外家没有分别。 具体分别在什么地方呢?我练习的境界太潜,不好细说,只能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借用以前看过的一本小说里面说的话:练外家拳的身体好似铁柜藏翡翠,外表坚固但内腑脆弱,遇重击易伤内脏,练内家拳的身体好似布袋装铁砂,内虽坚固却被人踢来打去,因此应当内外兼习。在练法上面,外家练法讲究强壮筋骨,重力不重意。什么踢沙袋,打木桩,着重点在爆发力和速度,内家拳练法重意不重力,讲究身体放松,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催劲。就拿内外家都有练习的站桩来比较,外家桩多用四平大马,身体硬直,以力求稳。有的还要加以负重,坚固下盘。内家桩多站三体桩,浑圆桩,仍然讲究放松,要点是外示安逸,内求坚固。气聚丹田,劲灌全身。 在用法上面,外家拳是力大压力小,手快打手慢,力大则步步进逼,力小则四处游走,手快则拳拳抢攻,手慢则处处设防。内家拳则是力小引力大,手慢让手快,不顶不丢,引进落空,待敌失去平衡则发人而出丈外。 从功效来说,外家拳初练进展迅速,属于练标,但人的力量和速度是有极限的,因此到一定阶段就进展缓慢,需要转向内功修炼才能进一步提高,内家拳练起来进展缓慢,厚积薄发,属于练本,但练到后来则得心应手,处处神明。如果还能修炼外家功夫则刚柔相济,相辅相成。 你说怕为了技击目的练太极会影响大家的时间,这个意思我是赞同的。太极想要速成是不可能的,所谓太极速成班纯粹是误人子弟。再说太极的最终目的同样不是技击,“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是一项人终生的修为方式,如果只练技击 ,未免太狭隘了,为了技击目的,真的不如现在就去练散打,练泰拳,或者截拳道。更可以去练军体拳,自由搏击。但是一定要明白,能伤人者,必伤及自身---这可以用牛顿第三定律证明:)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太极拳师越到高处,越不愿动手。我们有心学习太极拳的,也一定要有这样的心里准备。
此言不虚,与某暗合。但我希望学太极拳者应明确自已的学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学此为乐还是学此为生,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也代表了两种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