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小乘阶段。释迦牟尼在当时的印度七十二沙门的基础上奠定了佛教的理论基础——“四谛”,主要以解脱为主。
二是大乘阶段。释迦牟尼入灭后500年形成,主要以普度为本。
三是禅定阶段。大乘后500年的佛教的中国本土化,主要以超越大小、无解无度、直指心地、顿超圣域为本。
使用道具 举报
宗教、哲学、艺术的探索本质是人类的精神活动,是认识自我的途径。
所以无论儒、道、佛,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人类的哲学、文学、艺术等等上层建筑,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也就是说不“相似”性。
呵呵
儒教以整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为核心,以维护纲纪伦常为目的,从而实现成圣的理想。
道教以长生不死为目的,讲究道术和炼养等手段,追求超凡脱俗的自在境界。
佛教以自心为道场,破迷正悟,照彻自性,实现所有有情体的智慧的高度圆满觉悟。
基督教以上帝创世、原罪救恕为基点,通过上帝、主耶稣实现人的得救和解脱。
哲学的根本就是为宇宙万物及人类找到本原和归宿,以使自己来有所自,归有所往。
文学、艺术都是以个体的剖析来使人的色、受、想、识得以临时解脱。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
豫ICP备05002751号-1
豫公网安备 4108250241088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1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