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21-10-21 12:56 编辑

真练拳的人;有个空闲,自己就琢磨上了;
哪有时间耽误?
一套好拳:
自有禅性;
使人不断领悟。
功夫越深,越觉自己不行;
这是好事,觉察力提升了;
看到了更多未知。


练拳,不光是体力;
练得也是观照力。
筋劲过心,意注骨髓。
何为内敛?
调动体内深层结构。
只知运动外部;
这是肤浅的;
而寻筋搜骨;
根劲切换;
这是内修。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3: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为何慢练?
不熟练时,稍不留神;
内劲就丢了;
变成了外力。
慢练才有机会;
以内导外。

很多式子,非常独特。
初学时,感觉很别扭;
形态古怪。
其实,这才好练小劲。
越是个色的,专门开发小劲。
规避大肌群;
启动小肌群,小筋腱;
越练越灵巧。

有人发力;
犹如拆墙炸楼,惊天动地;
轰来轰去,都是粗莽劲。
真正弹性劲;
都是小地方;
根节留住了;
零点启动;
收发冷快;
干净利落。

松沉含着弹性;
发力不是乱抖。
发力之前;
都是松沉的;
臂圈圆柔,不掺本力。
命门一拎,丹田一蹦;
臀肌腹股沟,突然一弹;
又轻又透;
劲就秃噜出去了。
我们盘练的掩手弘捶就是如此。
去是一松;
浑身畅快;
气血回流,使人浑身融融舒适。
松沉与弹抖;
是一种包容关系;
能随时互变。
多体悟......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4: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
不光修外形;
合理的间架结构;
圆活连贯等待;
一静而无不静;
久静后必有动;
积精累炁而随之行拳;
含太极之理的拳;
称为太极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4: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螺纹卷浪,落叶旋沉。
直接用脚撑地;
劲是直的;
任手圈再妙;
劲路还是直的;
不是真正螺旋。
盘练拳架需要落点螺旋!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5: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为何活胯?
胯为何划圈?
胯有了圈,反映在脚底;
给大地一个圈;
大地才反给一个圈。
换句话说:
怎么给大地,大地就怎么给你。
腰胯没圈;
叫起的地力;
就是直的,太单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脚底信息,深入体悟。
如拿个篮球:
直接拍地上;
球就直着反弹。
旋着拍到地上;
球就旋着反弹。
同理,腰胯有圈;
重心弧动;
脚底必然有圈;
换取大地螺旋反力;
练得是这个劲。

直着撑地;
劲就是直的;
叫强起。
旋胯松沉;
脚底有圈;
换起地力螺旋;
这叫借劲。

脚看似没动;
因胯而生虚实;
于是脚底有了腾挪。
裆劲下塌;
内角支撑;
目的是:
和大地建立稳定关系。
之后,盘活周身旋劲;
边拧边沉;
重心弧动;
脚下自生旋化;
换来大地圈弧反力。
这种劲路,需要多多体悟。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5: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盘练拳架单纯的松,不能沉;
东西还是下不去。
练开关窍;
有了空间,如此下坠;
才能整体下去;
不发飘,得真正松沉。
初学者:
或站桩,或盘拳;
首要目的就一个;
先练开窍;
把固执力去了。
譬如肩胛劲:
若胛缝不开;
手臂放松就是软。
胛缝开了;
胛骨能下卸;
肘必然沉。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5: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腹中有乾坤,脚底有日月。
盘拳,要盘出脚感。
双重是拳病;
一种是脚底空白;
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
这也是双重。
还有一种;
双脚使劲踹地,抠着不放;
两腿双双僵化;
抬不起脚;
这也要不得。
脚底有大作用,切勿拿死。
脚底是沉稳的;
同时又是灵活的。
行拳,要练出脚感。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这种拳:
看似很柔;
却很注重功力。
有句话叫:
带着东西行拳;
什么意思?
来去有筋劲;
纵横不离胯。

利用胯法;
体认最佳平衡点。

巧用筋劲;
慢慢沉淀骨力。
不要空来空去;
到头来一场空。

都练太极;
看看别人的领悟;
他人的思路。
指不定哪句话;
又看透一层。

拳不离身,进步来自揣摩。
很多好东西;
不是现成的;
而是练出来的。
一层深一层;
没这一步;
就没下一步。
拳学不能越级。

来与不来,已无界限。
有人问,太极有空灵劲吗?
有,但空灵是练出来的。
一上来就空灵;
这是骗自己。
叫人摸不着;
就是一种空灵。
想得空灵劲;
就得有空间。
体内,空间感出来了;
有了内部腾挪;
内部转关换劲才是好的。
空灵劲,就是空间灵动力。

为什么有的人;
手臂特松;
但拍人身上,非常沉重;
能打透了。
一般人受不了。
就是因为;
关节窍都摘开了;
有了鞭子劲。

放松是练出来的。
想练松沉劲;
先要开窍。
尤其胛骨;
手臂很放松;
胛骨往下一卸;
小臂有了挂勾劲;
非常沉,还灵活;
能牵动其根。

拳无肘,手发飘。
云手就是云肘;
肘比手主动;
肘带着手划圈。
看击地捶:
不是拳往下击;
而是肘往下栽;
用肘拉抻后背;
这是击地捶。
练拳时,留意一个势;
用胯拧肘。
掩手弘捶:
不是右臂主动拧钻;
而是旋右胯;
拧右肘;
催得右拳出。
单独拧肘,劲嫌不足。
单独旋胯,也有亏欠。
行拳或借手;
肘胯双双拧旋;
形成一束螺旋;
这就是拧劲;
就像拧改锥。
胯像轮子;
肘像改锥把;
手是改锥尖。
墙上有颗钉子;
手拿改锥;
旋胯拧肘;
几下就拧进去了;
这就是螺旋劲。

掌握一个规律:
胯一动,肘就动;
这两个点:
建立一种联系;
合到一个拍子上,会更整。
披身捶,三换掌;
类似这种式子;
正好合适旋胯拧肘;
多体会体会。
反过来说:
肘部运动;
胯别闲置;
肘与胯形成一种默契;
必会增长功力。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9: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拳好学、劲难求!
拳架子空,桩中求!

练劲是所有拳术练习的核心目的之一;
所谓的劲:
是力的加工和升华;
是力源于足、发于腿;
主宰于腰、通达于脊;
行于指稍过程优化的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0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太极拳的粘、黏、连、随;
阴劲、阳劲、断劲、弹劲、明劲;
暗劲等五花八门的劲;
还是形意拳五行拳的;
裹劈、惊弹、崩炸、炮裂、抖擞五劲。
及十二形的灵、扑、巧、威、划、抖、束、拧、挑、裹、顶、拿之劲。
不管是刚柔相间,阴阳互补;
还是纵横往来,千变万化。
练拳找不到“拳劲”;
可以说就是功夫没有“上身”。

形意、太极、八卦,都主张发整劲。
形意中的“腰挺则四梢一统”;
太极拳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八卦掌中的“眼到,手到,腰腿到”
都是说整劲的。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