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门三日兄:
陕西是从内蒙招队员,陕西散打队取得好成绩的基本都是内蒙古的选手,陕西汉族人不太热衷散打,不知是不是经济原因还是别的原因。
北京的情况俺较熟悉,北京散打队基本没有北京市内的孩子参加,少部分郊区县的,大部分是从外地招的队员自己培养,散打队薛凤强是从山东招来的,王进峰是从河南招来的,刚招来的时候他们的水平很一般年龄也较小,是在北京队教练指导下逐渐进步最终获得全国冠军的。柳海龙的情况也一样,他本来在山东队就是个陪练,解放军队招他时山东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没想到他到解放军队后进步神速,最终成为散打王,山东要是能预知柳能成长为散打王,怎会放他走呢?苑玉宝和柳海龙的情况差不多,在安徽家乡的时候也具一定功夫,但苑的关键性提高是在北京体育大学散打队内获得的,特别是拳法的技术。
杨晓竟的情况看过介绍是在成都体院的培养下成为全国冠军的,他当时是在山东省队和山东省内的体育院校看不上他的情况下远赴成都寻找人生出路的。
专业队支付出场费借队员取得成绩的情况是有的,但似乎不适用上诉这些队员,上诉队员是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而且国内省市体协间借队员没有把冠军和重点培养的队员借给别人的,倒是有某些武术馆校花钱让冠军以自己馆校的名义比赛来提高知名度的,比赛打完了队员还是回到原单位,下次队员可能有代表别的馆校出战,这和你说得借队员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