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到南楼的时候,先去喜欢的早点铺要了三个包子,一碗馄饨。吃过包子,刚要吃馄饨,看到一只大飞虫浮在汤面上,败兴!又要了两个包子,喝了两杯酸奶。 到小花园的时候,打杨式的王师傅在习练。很喜欢看他笑,大人物,却很和气。聊过几次,感觉他练拳有些太投入,有些固执,当然,固执是因为他完全可以说是自成一家,他精通极多,以杨式为主,吴式,陈式都可以盘架子,八卦和一些其它套路他也有练。我要是赶上他此刻的功夫至少要30年以后,99%还没戏。 很难得看到朱师兄,4年前同学拳的老师兄们都很喜欢我。聚在一处见我白衣太极都要看我的小灶究竟什么样。也没客气,一路和二路前二十五个15分钟下来大家的称赞,差点让我找不到北。张大夫―――大师姐一再表扬、肯定,真开心!冯大师兄,以及冯大师兄88岁的老母亲都夸奖额身手俊,膨胀,膨胀,再膨胀的感觉。 告辞熟悉的老师兄,去吃小灶。师傅还未到,先对着玻璃自我陶醉,确实如李师傅所说很道家,高挽的发髻,利落又干练。 一个师弟也过来,同练。 师傅看到我的新装扮很满意。教也卖力,学也卖力,只是我能消化、吸收的有限,几分亏对老师傅的厚爱。原以为倒骑麟会要花很多时候才能掌握,师傅一点就通了,做起来很流畅,比起前头的转身高探马顺利多了。很开心!感觉自己不断进步真好! 从去年开始尝试二路,到此刻行到三十二式,小一半能比划了,气势当然是差很多,风扫梅花师傅反复强度很多次却一直做不好,偶尔做好,感觉不错再做又飘了。很多式子自我感觉自控能力极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