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943|回复: 23

拳之精神气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7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在想,太极拳整天这样慢悠悠比划,所为何求? 这也是所有练拳者需要思考的跟本性问题,无论何门何派均无例外.

比如:

         心意拳所为何求呢?心意拳的目的是将人体练成一个所谓'金刚不坏'之体,使撕之不开,撞之不散;打人之时,好似猛虎扑食,鹰鹞下鸡场,完全一副吃人架式,充满血腥之气. 这是练心意之人必须明白的,否则你就无法练出这种气势.


        太极拳所为何求呢? 太极的目的,是将人练就一种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即便泰山压顶也不惧分毫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一个静字.其作战的法则是避实击虚,先求不可胜,然后求可胜,完全一副孙子再世的模样. 这又是练太极的不可不知的.


       可以说每一种拳法都具备某些精神气质,心意拳师当场一站,立即显示"我 要 吃 人  啦"!   太极拳师当场一站,脸上立即显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这也是中华武功充满魅力的重要原因,本人既是被吸引之一例.   

       另一方面,每门的拳法,功夫,又无一不是为上述目的服务的,或说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如此,拳法功夫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目的而展开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7 15:00:0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4-7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犹豫再三,还是多句嘴吧,非晕先生所说的心意拳不是真正的心意拳,她和太极拳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不吝赐教,谢谢!

发表于 2006-4-15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晕先生你好:

说不吝赐教实不敢当,我了解的心意拳传人,是和太极拳者一样的谦和文雅,心意拳和太极拳都是要“威”不要“凶”。若说有“完全一副吃人架式,充满血腥之气”,“我 要 吃 人  啦”,那可能是对方的自我感受而已。一家之言,欢迎斧正,谢谢。

 

发表于 2006-4-15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功夫练到一定的火候,应该是精、气、神的高度集中。也就是所谓精足神旺,同时要做到内敛,含而不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弹眼露睛”。
发表于 2006-4-19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长假降至,如何利用好长假?是旅游?是走亲?是访友?还是找明师进修太极?是聪敏人选择的时候了。
发表于 2006-4-19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俺们单位从来不放长假

 楼主| 发表于 2006-5-4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内家功夫练到上乘, 外表自然就会变得祥和,心意,太极都如此,不过一遇真正的搏斗就会"变脸",正所谓:"见之似好妇, 夺之似惧虎",心意拳可能就是这种状态, 而太极要沉稳,内敛得多,据说昔日扬健侯,一进入状态也"变脸".
发表于 2006-5-4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日月轩太极拳网上的刘应文的揉手、散手视频,感觉:一、是有功夫,身手柔(但似乎中有懈);二、身重力强;三、听劲、化劲好;四、最主要的,感觉其至少有摔跤的姿势在里面,即自身的重心前移至了二人之间,而非重心在自身中间,好处当然是有的,当时在场的与之交手均输。我想请教各位高手,对于此种推手方式该如何认识?当对手如刘应文的身手、推手姿势及相应柔、化劲时,该如何应对?(不好意思,这不是针对刘应文,我的意思是针对此种推手方式)我个人从李雅轩太老师的理论中理解,不宜与其粘粘连连,纠缠在一起,宜与之保持适当距离(空间),以轻灵虚无之意相接,以练劲、懂劲为主,不以竞技为主,如对方确要论个输赢,则轻灵虚无相接后可让其劲无处落,重心也无法依附于我身,并当对手背势时,以短劲击之,不宜以长劲与其对发(对方太极功夫好,又身重力强,发长劲可能徒劳无功,反为对方所乘变为摔跤)。不知各位有其他高见吗?毕竟有一点,推手只是一种劲的训练方式和过程,它并不是真正的散手实战,纠缠在推手上的胜负并无助于散手实战水平的提高,它与散手实战是两种层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4 22:40:0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手有"异化"的趋势, 将摔交手法用于竞技推手无可厚非, 但有脱离太极跟本技法的趋势, 对追求太极散手恐无帮助. 若为散手练推, 应着重于有利于散手技能提高的那些东西, 胜负则在其次.

如王兄题, 你若不与其粘而施以"短劲",会否有犯规之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