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娇娃 发表于 2005-12-21 20:17:00

<P 0cm 0cm 0pt">&nbsp; &nbsp; 道士拿着《金刚经》虔诚研习也不是一件怪事,中国人不是也学习了外语吗?知识没有门界,怎么能说它是谁家的呢?“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论佛教、道教、儒教还是基督教,它们都是人搞出来的,统称为“人教”。这位道士能把钱骗得盆满钵满,这说明了人家有本事、有能力,有人情愿让人家骗。现在的自由商场哪个不是在骗?明明是十元进的货,却偏偏要骗顾客是五十元进的,还要卖个人情说不赚钱,只顾个路费六十元卖给人家。此行为又当如何呢?</P><br /><P 0cm 0cm 0pt">&nbsp; &nbsp;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物捉摸不透,或合情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情,究竟事物是怎样的呢?其实就是这样的,也是那样的。我们要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人世间,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奇怪不奇怪的了。</P><br /><P 0cm 0cm 0pt">&nbsp; &nbsp; “佛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从康熙爷时期就传下来的”等等,以此类推,于是大家都哈哈大笑远远离开了他。大家究竟在笑什么?如果大家的人数是一百个的话,我想每个人笑的内容肯定都不一样。或许人家说的很对,因为人家只知道是从康熙爷那里传下来的,或许有人知道的更远,再有人知道的更远。楼梯是一个台阶比另一个台阶高的,如此步步高,反之,也会步步低。</P><br /><P 0cm 0cm 0pt">&nbsp; &nbsp;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很难说得清道得明,既然不能说得清道得明,那倒不如不说,不说也并非人家不知道。很多事物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是不可,是不能。</P><br /><P 0cm 0cm 0pt">&nbsp; &nbsp; 前一段时间,“茶”先生突发奇想,说他打算不再写书了,把其他门派的武术理论以及歌诀巧妙合理地综合起来,就可以澄清太极拳的技击内涵。当时,我曾问他:“先生,这样好吗?”他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回了一句:“你认为那些很重要吗?人家文笔表达的事物已经很到位了,我何必再辛苦呢?他们的缺陷只是不能跨越时代,只需要科学的组合。”他还给我讲了果木嫁接的道理,把一种果木嫁接到另一种果树上,它能结出一种与彼此相似而又不是的果,他说这叫科学。而武术也是这样,大胆的取舍,科学的综合,是一种跨越时代的想法。太极拳的生长历史不是太遥远,但它却综合了各家之长,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今天,人们不能够认识它,无法接受它,是因为它起点太高,人们无法用平常的心态去接近它。所以,它与人们往往相处的位置是同一个空间而不同一个世界,彼此不能共鸣。</P><br /><P 0cm 0cm 0pt">&nbsp; &nbsp; 唉!不知道谁可以用他那一颗心弦去拔动太极拳的旋律呢?</P><br /><P 0cm 0cm 0pt">&nbsp; &nbsp; 另,谢谢仁兄的夸奖!本人的确才疏学浅,在“茶”老师处工作还经常挨训呢!</P>

zptjs 发表于 2005-12-23 09:3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nfeng6089</I>在2005-12-21 10:26:00的发言:</B><BR><BR><br /><P>佩服你的文才与大胆猜测!<BR><br /><P><BR><br /><P><BR><br /><P><BR><br /><P><BR><br /><P><BR><br /><P><BR><br /><P><BR><br /><P>但是,如果明明是一个坐在道观里头的道士,门口画着八卦图,身上背着阴阳鱼,却偏偏把一本20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铅印本《金刚经》作为唯一的经典,而且诵读得摇头晃脑,信奉得如醉如痴,宣传得神乎其神,钱骗得盆满钵满,那么你说这个人的身份怎么界定,可不可笑、可不可耻啊?</P><br /><P>佛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从康熙爷时期就传下来的;</P><br /><P>道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从康熙爷时期就传下来的;</P><br /><P>大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从康熙爷时期就传下来的;</P><br /><P>于是,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远远离开了他。</P><br /><P>他却说:是别人都不懂历史,不懂..................</P><br /><P>那么,您怎么理解他呢?你能读懂这个人吗?<BR></P><br /><P><BR></P><BR></DIV><br /><P>拿着“一本20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铅印本《金刚经》的书”,却说是“从康熙爷时期就传下来的”典籍,岂非可笑之至?<br /><P>但是人间偏偏少不了这样的人物,也许是纷繁世界的大调味品吧,就象有的人家还习惯在白酒里面掺DDV,然后说是茅台酒一样。<br /><P>少用无妨,多用大大有害,甚至致命。</P>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是抄袭之作(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