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 发表于 2005-9-13 09:37:00

<DIV class=quote><B>123123以下是引用<I>王建业</I>在2005-9-9 22:52:39的发言:</B><br>有机会交流一下,有些原理词不搭意,少走弯路.我的邮:<a href="http://www.taiji.net.cn/bbs/mailtcoolwangjiangye@tom.com" target="_blank" >coolwangjiangye@tom.com</A></DIV><br>呵呵。。。太高兴了!<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3 9:51:42编辑过]</font></div>

无尘 发表于 2005-9-13 10:11:00

<DIV class=quote><B>123123以下是引用<I>kuson_chen</I>在2005-9-9 23:33:02的发言:</B><br><br /><P>你不要信书上的话,要有气感,我练了一年后才开始觉得手掌麻了。当然,要练对才行。</P><br /><P>要走架子,一定要知道每招的劲道在那里,也就是说意在那。忘了告诉你,太极的掌用的是柳叶掌,拳用的是凤眼拳,打拳都不是伸直的,所谓曲中求直。</P><br /><P>要走架子,不能听音乐,要找没人的地方。</P><br /><P>还有,首先要会走太极步(猫步),起码要练川字桩。</P><br /><P>能做这些再说。太晚了,下次再告诉你怎么练。</P></DIV><br /><P><STRONG><EM>kuson_chen老师:</EM></STRONG><br /><P><STRONG><EM>我对掌的理解:掌心微凹,指微曲,指间有点缝隙,做到松,不紧绷。呵呵,对吗?</EM></STRONG><br /><P><STRONG><EM>我对拳的理解:四指合住,大姆指压在无名指和食指上,拳心益实,不益空。也不能纂紧。</EM></STRONG><br /><P><STRONG><EM>我练过洪元桩,常练无极桩。</EM></STRONG></P><br /><P>我对无极桩的理解:两脚平行松静站立,虚灵顶劲(其实我就是让头放松,放正,思想上自己这样做)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松腰,松胯,松膝,。舌尖轻触上腭。。。原理上是这样要求的,但是不一定做到。而且练太极练得就是时间,站桩至少30分钟,无极桩说要45分钏以上才能有效果。练腰,练拳架,时间是很紧的。我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是一个母亲,又是一个妻子,还要工作,我只能按排好其他的一切,再抽时间练拳。一天保证1 个小时左右的练习。</P><br /><P>呵呵。。。太极拳的确给了我们太多的快乐。太极拳修练我们的身心,让我们懂得宽容,懂得平和,让我感恩生活;太极拳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我们精力旺盛,一改病态容颜,生活工作快乐开心;太极拳更让我认识很多老师,拳友,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已经很开心了!</P><br /><P>呵呵,说远了,KUSON-chen老师说不能听音乐,要找没人的地方,这点我做到了。我现在在练杨大架第一段。练腰。桩已经很久没站了。以前总是睡前站桩,老公孩子说我站桩时像小老太婆,怪吓人的。他们总是捣乱我。呵呵。。。现在晚上要辅导孩子。静静站40多分钟桩就有点奢侈了。不过可以找时间!</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3 10:36:00编辑过]</font></div>

kuson_chen 发表于 2005-9-13 10:35:00

<P>掌的理解还可以,不过要自然弯曲,四指微并拢,放松,则走架子时使气血运行到手掌。若手掌用力绷直,则气血不能按架子的路线运行。</P><br /><P>拳的握法错误。应<STRONG><EM>大姆指顶在中指和食指的第一节,放开无名指和尾指, 使拳心变空,意在中指关节的打击点。这样打的拳才松。</EM></STRONG></P><br /><P>川字桩是最基本的桩功,也是一招散手,它既是“手挥琵琶”,也是“提手上势”,练好了有四、五种用法,单会这招,一般人已不是你的对手。</P><br /><P>另你的字可否换,很难看。</P>

无尘 发表于 2005-9-13 10:40:00

<P>呵呵。。。kuson-chen老师说得对,拳是方拳,我打错了。</P><br /><P>川字桩我知道了,谢谢。会抽时间练的。呵呵。。。</P><br /><P>现在的字可以了吗?</P><br /><P>另,我抽时间把我理解的提手上式,手挥琶芭写出来,请指正指正。现在要走了!谢谢!</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3 10:46:14编辑过]</font></div>

kuson_chen 发表于 2005-9-13 11:35:00

原来你是一位母亲,看不出。那你练太极以养生为主,那不需要太多的基本功,能打好大架就可以。走完大架能出汗,就说明有效,别管有否气感,节奏以自然为主,不要追求慢,意掌握好,自然越来越慢,那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无尘 发表于 2005-9-14 17:1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uson_chen</I>在2005-9-13 11:35:49的发言:</B><BR>原来你是一位母亲,看不出。那你练太极以养生为主,那不需要太多的基本功,能打好大架就可以。走完大架能出汗,就说明有效,别管有否气感,节奏以自然为主,不要追求慢,意掌握好,自然越来越慢,那身体就会越来越好。</DIV><br /><P>呵呵。。。我很开心的!我还是想请教KUSON--CHEN老师,起式,和揽雀尾的意念怎么掌握,可以说得详细点吗?<br /><P>我试了一下提手上式和手挥琶芭的定式,站不住。我对拳架的理解可能也有问题。等我整理一下再贴出来吧。</P>

空虚 发表于 2005-9-18 18:07:00

太极拳在每个阶段的体会是不同的,我看了无尘先生的太极起式,想到了我初学时的体会,行拳走架时歪斜不稳,在老师的不断纠正和自己的努力下,体会到了“虚领顶劲,”打起拳来也稳健多了,当时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虚领顶劲,”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对“虚领顶劲”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想想当时的认识只是初级阶段的认识和体会,还是肤浅的。我在练拳初期叙述感受时,也是描述不清,词不达意,哈哈。我想无尘先生的体会很正确,比我当年强百倍(不知道无尘先生学拳几年了,原谅我把你当成初学者了),我想这个论坛就是就是让大家交流心得的地方,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lgw196910 发表于 2005-9-18 20:21:00

太极拳在每个阶段的体会是不同的.只有走过的人才能体会.

崇德 发表于 2005-9-18 21:06:00

&nbsp; &nbsp;<br><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lgw196910说得不错,各派太极的基本要领应该是一致的,练拳先要守规距,从桩、架中细心体会,多耕耘才能有所得。</B></FONT><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8 21:10:00编辑过]</font></div>

无尘 发表于 2005-9-20 20:3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ongchen12</I>在2005-9-15 21:54:52的发言:</B><BR><br /><P>不懂掌,拳的样式就别乱说,你这不是误人吗,还方拳呢,真不知是怎么学的拳。</P></DIV><br /><P>songchen12老师好! <br /><P>&nbsp; &nbsp;&nbsp; &nbsp;回头看了一下光碟,的确没有讲“方拳”,后来仔细回忆一下,是孩子的武术老师讲过的,只说了一遍,却牢牢记下了。呵呵。。。现在我知道了太极拳的掌是柳叶掌,拳是凤眼拳了。 <br /><P>&nbsp; &nbsp;&nbsp; &nbsp; 呵呵。。。我不怕犯错误,就怕不知道错误,还继续错误。所以我愿意大胆地暴露错误。只是要劳烦老师们这样不厌其烦地教给我。真的很是谢谢!</P>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