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
发表于 2005-11-21 17:33:00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有幸地遇到了慕名已久的吴式高手,他先是肯定了我松得还行,习练认真。开始</P><br /><P 0cm 0cm 0pt">他指出我打得无神。示范神态。习练两天,他指出我的架子有点不正。核心的问题就是</P><br /><P 0cm 0cm 0pt">突臀探头。他让我记住:百汇和会阴是一直线。并且一次次地示范给我看。呵呵。。。我好</P><br /><P 0cm 0cm 0pt">幸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br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这两天习练时想着尾闾向内向上轻轻托起丹田,把臀往回收。感觉拳架稳了。臀部</P><br /><P 0cm 0cm 0pt">好像是一个托盘,重心到哪里托盘就到哪里。这样练着还不知道对不对。等周六或是周末</P><br /><P 0cm 0cm 0pt">就可以打给老师看了。</P><br /><P 0cm 0cm 0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P><br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老师练的是吴式,他全身的每一块骨胳都好像是开的;老师精通拳理,谦虚随和</P><br /><P 0cm 0cm 0pt">。在一个习练的早晨随意地碰到了好老师。真是三生有幸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能跟着他学,他愿意教我</P><br /><P 0cm 0cm 0pt">已经是我极大的荣幸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p></FONT></P><br /><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可是,我是那么地喜欢杨式太极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吾识传人
发表于 2005-11-21 18:15:00
<P><FONT color=#ff0033>追求每一式的准确</FONT></P><br /><br /><P>LZ这就是病</P>
吾识传人
发表于 2005-11-21 18:1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uson_chen</I>在2005-9-9 23:33:00的发言:</B><BR><br /><P>你不要信书上的话,要有气感,我练了一年后才开始觉得手掌麻了。当然,要练对才行。</P><br /><P>要走架子,一定要知道每招的劲道在那里,也就是说意在那。忘了告诉你,太极的掌用的是柳叶掌,拳用的是凤眼拳,打拳都不是伸直的,所谓曲中求直。</P><br /><P>要走架子,不能听音乐,要找没人的地方。</P><br /><P>还有,首先要会走太极步(猫步),起码要练川字桩。</P><br /><P>能做这些再说。太晚了,下次再告诉你怎么练。</P></DIV><br /><P>啊?手掌麻也是气感?我用手枕头趴在桌子上睡觉,半个小时整个胳膊都麻了,岂不是睡觉比练气功还长功快?</P>
yrytwjdk
发表于 2005-11-22 00:18:00
<P>手麻当然是气感。“趴在桌子上睡觉,半个小时整个胳膊都麻了”就是因为物理原因阻隔手臂气血运行、使手臂经络不通畅,由于营卫二气本身流动的原因,使人觉得手臂酸麻,这是由于外界机械条件引起的。如果没有外在的东西阻隔经络运行,仅仅是由于通过练功的原因引起的酸麻,肯定是内气产生后通经络的表现。</P><br /><P>虽然两者都表现为酸麻,但一个是由于外界迫使血气不通,一个是内气产生使经络更通畅,内涵是完全不同的。</P>
yrytwjdk
发表于 2005-11-22 00:20:00
<P>“一年后才开始觉得手掌麻”虽然晚了些慢了些,但和纯粹比动作相比还是不错的。</P>
kuson_chen
发表于 2005-11-22 09:13:00
请问楼上的,你练了多久才有“手掌发麻”的感觉?你随便行拳时手觉得有东西流过的感觉吗?再问你练到那个程度了?可以打人一拳能伤内脏吗?(拳有没有穿透力)有些人练了几十年,拳架打得潇洒,自命不凡。其实,什么叫太极根本不懂。有些人一天就可以做到手指发麻,但其实什么都没有。
无尘
发表于 2005-11-22 10:56:00
<P>首先,拳架不正是明显的错误。</P><br /><P>我有点急,在第一天的习练中我有意地,用力地回收臀部。习练中感到步子稳了,脚下轻了。但是后来感觉腰上不适。于是我又轻轻地回收。并把注意力放在定式上收。</P><br /><P>今天习练中,我才感觉到中正不只是在定式,在转关中也要讲百汇和会阴的垂直,也还要松的基础上做。想着女老师说的话:“松得行,架子低,就是不中正,不行,改不过来了!要不就得从头学吴式。”尽管当时我中肯地说:“慢慢改吧,以后知道了,就有意识地去改。我只所以不敢往下打,就是怕改拳难。”但是现在我有些谜茫。我的内心不再平静。我想静静地,慢慢地,一点点地改。是先练习正,正后再松呢,还是边松边正?我应该坚持住吧?还是打乱所有的一切重来?吴式的川字步我是学不好的,我已经习惯杨式的步伐了。</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2 11:12:26编辑过]</font></div>
开心胸
发表于 2005-11-22 11:22:00
既然无尘女士觉得这位吴式的老师是好老师,就不要犹豫,把你原来的杨式忘了吧,说句实话,你原来打的杨式,只不过是你自以为是杨式罢了,丢了并不可惜的。
pangss
发表于 2005-11-22 23:3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无尘</I>在2005-11-22 10:56:00的发言:</B><BR><br /><P>首先,拳架不正是明显的错误。</P><br /><P>我有点急,在第一天的习练中我有意地,用力地回收臀部。习练中感到步子稳了,脚下轻了。但是后来感觉腰上不适。于是我又轻轻地回收。并把注意力放在定式上收。</P><br /><P>今天习练中,我才感觉到中正不只是在定式,在转关中也要讲百汇和会阴的垂直,也还要松的基础上做。想着女老师说的话:“松得行,架子低,就是不中正,不行,改不过来了!要不就得从头学吴式。”尽管当时我中肯地说:“慢慢改吧,以后知道了,就有意识地去改。我只所以不敢往下打,就是怕改拳难。”但是现在我有些谜茫。我的内心不再平静。我想静静地,慢慢地,一点点地改。是先练习正,正后再松呢,还是边松边正?我应该坚持住吧?还是打乱所有的一切重来?吴式的川字步我是学不好的,我已经习惯杨式的步伐了。</P><BR></DIV><br /><P>你那不是真松,女性给人天生松的感觉,那是错觉,内里敛着劲,不容易察觉。<br /><P>翘臀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原因是你的腰、腹、胯是僵的,你现在先不要想那里和那里对应,你就是时时想着屁股正下方有把椅子,你将坐未坐。怎么检验你的胯是不是松下来了,你先走猫步就迈一个脚长的小步试一试,累就说明你会松。累的原因:全身松透了,尤其是腹部和胯松开后全身的重量全在下盘,迈步和收步时全身的重量都集于一腿,看你的体重了,应该有过60斤压在一腿上,轮流交替,两腿是很累的。<br /><P>你现在的拳架都能记下了吧,你就松松的打,想着腰胯,哪里不松就松一下,等找到松胯的感觉了臀自然就敛了,身形就正了。</P>
无尘
发表于 2005-11-29 21:29:00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