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两大功夫少林和太级的发源地,登封少林寺和温县陈家沟却“一热一冷”,前者文化产业开发风生水起,后者则显得落魄无奈。
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少林寺和陈家沟“一热一冷”的重要原因,就是相比少林寺,陈家沟缺少一个像释永信一样的“领头人”。
“不敌”少林
太极缺个“释永信”
在“齐名不同命”的激烈讨论中,一个被称为“坎”的因素被诸多业内人士一再提及:相比少林,太极缺少一个像释永信一样的“领头人”。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指出,太极“不敌”少林,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注重少林品牌、少林文化和少林产业的保护和开发,而且措施得力。
少林寺今天的红火,跟释永信个人的作用密切相关。
1999年他正式升座,成为少林寺1500年来最年轻的方丈,10年来,少林寺每年都会抛出几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动作:为手机开光、开药局、拍电影、举办音乐大典、全球海选功夫之星、天价卖武功秘籍,还曾把中国互联网新闻宣传高峰论坛搬进藏经阁,最近,2009世界旅游小姐又来到少林寺,美女、和尚、功夫,少林寺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眼球。
一个被诸多专家承认的观点是:在以少林寺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兴起中,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提供了原动力。
商业大潮兴起时,他天才地提出“武术禅”和“佛不避世”。因此释永信提出“少林寺抓住机遇,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对来讲,陈家沟就缺少这么一个可以振臂一呼,多方响应的领军人物。”宋向清说。
领袖“缺位”
遍地都是“太极大师”
但太极并不缺大师。
记者查询到,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河南省共有5人上榜,其中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以少林功夫入选,而陈氏太极拳却有两位——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王西安和朱天才。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曾重点培养了4个弟子: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这就是目前陈氏太极拳的“四大金刚”。 遗憾的是,“四大金刚”虽然名声远扬,但没有人成为“释永信”。
温县一位太极文化研究专家告诉记者,作为太极来说,龙首是“打”出来的,用武技比较,用武德比较。这种人的出现,既不是努力出来的,也不是协调出来的,而是时代产生的,现在也许还没有人在德、技、绩方面能担当太极“形象代言人”。
既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大师,那么谁对外都可以称自己为“大师”, 在一些太极传人看来,现在自称太极大师的人太多了,也就让“大师”称号“泛滥”了。郑州一位太极传人称,他去四川一个太极拳馆授拳。晚上吃饭时,邀请方介绍他为太极大师,饭局上所有人为之一笑。“现在教太极拳的,哪个还不是大师?”对方讥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