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zbssl

究竟是谁在抄袭?或者剽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4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场面在2005-1-4 22:50:44的发言:



只要是把太极的象,数,理运用到其中的拳术就是太极拳。


      一矢中的!!妙哉!

      诸多争吵,就是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才叫太极拳。

     为争“太极”一词名正,同行相轻。

     什么“太极功”、“太极练丹”等等,一有“太极”二字,不分青红皂白,都同太极拳扯上关系。

     是不是道家的“太极神验丹”、“太极方”等等挂上“太极”二字的医疗药物就是专门为练太极拳所创造?可不可笑啊!

     说到底,就是对“太极拳”定义不清,牵强附会,滥用泛化。

     在下一直苦思什么是“太极拳”,今日“小场面”一言惊醒,如此定义甚妙!

    “小场面”前辈读《易》?日后请赐教。

发表于 2005-1-11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场面在2005-1-4 22:50:44的发言:



     按吴老的说法张三丰只是集大成者,太极拳自许宣平以来就在社会上得到了普及,那这些练太极的是遵循什么理论的?如果他们没有遵循《太极拳论》那就是伪太极咯?


    那在武发现王谱之前,杨吴打的也是伪太极咯?


   个人觉得 王谱对太极拳是有很高的指导性,但就象信仰马列主义的是社会主义信仰毛泽东思想的也是社会主义一样,只要是把太极的象,数,理运用到其中的拳术就是太极拳。


“那在武发现王谱之前,杨吴打的也是伪太极咯?”

----谁能肯定,杨禄禅就没有按照王宗岳拳谱练拳?只是由于唐、顾二人的创造性考证,才发现是“武发现王谱”的。

而且,武仅仅在赵堡练了一个月的拳,除了“交际(官宦)+吃喝拉撒睡(生理必要)”的时间外,累计才多少练拳的小时?所以,在那个时候,如果我们有正常心理而不是过分崇拜或者先入为主的话,都应该明白,武氏是得到杨家秘授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当然,如果没有偏见的话,我的说法同您一样,都是在假设之中。

发表于 2005-1-11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假设也得有点根据,不知今风兄同意否?
     还请今风兄告之,哪位杨式传人或哪位武式传人说过王谱是杨家早就拥有的,武是得自杨家的?
     孙录堂不也一个月就掌握了武式太极吗?关键还是基础和天分,和学拳时间长短没有好大关系吧。按今风兄的假设,武已得杨家密授,并在杨处得到王谱那武有什么理由去找一个没有王谱的陈清平学?按你的说法这时武打的已经是正宗的太极,有什么理由还去学没遵循王谱的伪太极?
发表于 2005-1-16 14: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场面在2005-1-11 22:48:17的发言:
     即便假设也得有点根据,不知今风兄同意否?
     还请今风兄告之,哪位杨式传人或哪位武式传人说过王谱是杨家早就拥有的,武是得自杨家的?
     孙录堂不也一个月就掌握了武式太极吗?关键还是基础和天分,和学拳时间长短没有好大关系吧。按今风兄的假设,武已得杨家密授,并在杨处得到王谱那武有什么理由去找一个没有王谱的陈清平学?按你的说法这时武打的已经是正宗的太极,有什么理由还去学没遵循王谱的伪太极?


佩服佩服,驳得淋漓尽致!
发表于 2005-1-17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场面在2005-1-11 22:48:17的发言:
     即便假设也得有点根据,不知今风兄同意否?
     还请今风兄告之,哪位杨式传人或哪位武式传人说过王谱是杨家早就拥有的,武是得自杨家的?
     孙录堂不也一个月就掌握了武式太极吗?关键还是基础和天分,和学拳时间长短没有好大关系吧。按今风兄的假设,武已得杨家密授,并在杨处得到王谱那武有什么理由去找一个没有王谱的陈清平学?按你的说法这时武打的已经是正宗的太极,有什么理由还去学没遵循王谱的伪太极?

“按你的说法这时武打的已经是正宗的太极,有什么理由还去学没遵循王谱的伪太极?”

--------可惜,武怎么没有在山沟了学呢?按理,既然是家族内的世传,应该自己的子孙更能教授真东西的,又何必介绍他跑到赵堡呢?

“哪位杨式传人或哪位武式传人说过王谱是杨家早就拥有的,武是得自杨家的?”


---------还是可惜,在历史上(解放后的唐顾之言除外),有哪位人说过,杨家自己就没有王宗岳的拳谱?
            

发表于 2005-1-17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哪位人说过,杨家自己就没有王宗岳的拳谱?”

惊风真是无中生有的高手,请你列举哪位说过杨家自己从老祖宗那儿传下了王宗岳的拳谱。

发表于 2005-1-17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武怎么没有在山沟了学呢?按理,既然是家族内的世传,应该自己的子孙更能教授真东西的,又何必介绍他跑到赵堡呢?


       这个问题李亦畲的序还有陈清平的后人可以告诉你。
---------还是可惜,在历史上(解放后的唐顾之言除外),有哪位人说过,杨家自己就没有王宗岳的拳谱?


     奇怪了,王谱是武在舞阳盐店发现的到成了唐顾的发明。那请问杨露蝉既有王谱的话为何还称自己的拳为绵拳?而杨露蝉的次子杨班侯在受读于武禹襄的时候才在武处得到王谱的也是杨家的共识啊,具体是哪些杨家前辈的共识还要我举例吗?近来发现您可是越来越可爱了,这股子明知道错还死不悔改的劲头用在论坛上到无关紧要,用到练拳上可不太好哦。

发表于 2005-1-17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场面在2005-1-17 22:13:24的发言:

--------可惜,武怎么没有在山沟了学呢?按理,既然是家族内的世传,应该自己的子孙更能教授真东西的,又何必介绍他跑到赵堡呢?


       这个问题李亦畲的序还有陈清平的后人可以告诉你。
---------还是可惜,在历史上(解放后的唐顾之言除外),有哪位人说过,杨家自己就没有王宗岳的拳谱?


     奇怪了,王谱是武在舞阳盐店发现的到成了唐顾的发明。那请问杨露蝉既有王谱的话为何还称自己的拳为绵拳?而杨露蝉的次子杨班侯在受读于武禹襄的时候才在武处得到王谱的也是杨家的共识啊,具体是哪些杨家前辈的共识还要我举例吗?近来发现您可是越来越可爱了,这股子明知道错还死不悔改的劲头用在论坛上到无关紧要,用到练拳上可不太好哦。



好久不到论坛,怎么发现原来的板斧犟脖子之外,又来了一个大排场啊!


你既然提到绵拳,我倒感觉用“绵软”这个词来比喻杨、吴、武、孙各派太极拳的风格是非常贴切的,如果用来形容大跺脚的跑锤的话,“绵软”这个词,是没有派用处的地方的。

发表于 2005-1-18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zptjs在2005-1-17 23:48:11的发言:



好久不到论坛,怎么发现原来的板斧犟脖子之外,又来了一个大排场啊!


你既然提到绵拳,我倒感觉用“绵软”这个词来比喻杨、吴、武、孙各派太极拳的风格是非常贴切的,如果用来形容大跺脚的跑锤的话,“绵软”这个词,是没有派用处的地方的。



     欢迎您常来,有您常来给大家树一个反面教材出来也是一件好事。


    按您的理解什么杨班侯十三炮锤什么太极五星锤啊什么杨式小架杨式快拳什么吴式快拳等等都 应该被太极大家族扫地出门,因为它们要不就是有哼哈发劲要么就是纵跳发劲。唯有你提倡的所谓“大松大软”“纯阴无刚”的才是太极拳。

发表于 2005-1-18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对于小架情有独钟,但是也没有发现什么与“大松大软”、“纯阴无刚”想违背的地方,原因吗,它们都是太极拳,不仅不是跑锤,也不是大跺脚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