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3185|回复: 33

也许与太极拳没有关系的杂诗的讲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6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杂   诗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


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


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


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


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


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


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


兴也无干,废也无干。


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悔不求,


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


谁是神仙?


我是神仙!”


陈王庭康熙十六年题于日省庐中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一首老人教育儿孙的杂诗,就是古代的“家训“,或者”祖训“。诗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段,上段主要回忆自己的一生,下段则是教育儿女的话。

上段:回忆

回忆我当年年轻的时候,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兵器,在作战中曾经几次受到危险。虽曾受到官府的奖赏,但是也是白忙活一场,到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曾经的所有都归于徒劳,只有拿一本随身的《黄庭经》研读学问。农闲的时候,就造访朋友研讨拳术,农忙的时候就去耕地种田。趁着闲空,就认真教育子孙们,至于他们是成龙还是成虎,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下段:教育的内容

欠官府的赋税要早早交全,如有借私人的债要迅速还完。在社会上,不要骄傲,不要学会谄媚,遇到麻烦事情,自己要多忍受、多让步。这样做的话,即使人们笑话我们憨,或者认为我们做事不合情理的话,也要听清楚社会上的种种议论,认真分析啊,别人遇到倒霉的事情不要自己庆贺起来。你们看那些所谓的“万户侯”,成天忙忙碌碌,似乎是兢兢业业了,但是总比不上我们的心地坦然,对于飞来的名利不占不贪!根据我的经验,作为处世原则,社会上的种种现象,例如人事倾轧、羡慕或者盲目攀比别人,都是无聊社会现象,那里比得上我们在水上打鱼、在山上种地,自得其乐?无论这个王朝兴起,还是那个王朝衰落,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联呢?如果能真正家庭安定、家境小康,对于社会上的事情能作到心情平淡如水,既不去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也不去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事情,哪里管它社会上的什么沧海桑田变化,世态炎凉无常!即便别人成功了什么,或者失败了什么,都统统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关系。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如有人问我们“什么是神仙?”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过的与世无争、潇洒自在的生活,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诗”的说法不准确。


古代的时候,这种诗体一般称为“杂言诗”,是一种特殊的诗体。格律、平仄一般不是太讲究,压韵就行,是不进入“诗词格律”的评价范围的民间诗歌。

另外,“日省庐”的书斋名字出自“吾日三省吾身”的儒家名言,说明作者起码是私塾出身,学过“四书”,是坚定地信仰儒家学说的。这样,也说明作者教育后代的用意所在,即一定要多读圣贤之书:只有从事渔耕的传统营生,才是他一生经验的继承与发扬,才是家族立业的根本,才是遵守祖训(或者称为“族训”)。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引用了几个网友的帖子,没有经过面允,请原谅!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对于几个朋友的文章做出说明的是,这里的《黄庭经》所指的应该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书法作品,而不是道家的《黄庭经》。

书法欣赏见: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2018.HTM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该书法作品的评析见:

http://www.scpzyz.net/lippen/printpage.asp?ArticleID=108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

所以对与“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的解读应该是:只剩下一本王羲之的《黄庭经》书法作品来学习临摹。

在这里,理解成“研读学问”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历史上,该书作为书法作品的知名度与声誉,要远远在作为道教经典的影响力。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经







    小楷法帖。传为东晋王羲之书于永和十二年(356)。唐代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入正书五卷中第二。北宋黄伯恩以为宋齐人书,明代文徵明以为晋末间名人所书。原迹久佚,传世临摹翻刻本极多,而以《秘阁续帖》本<董其昌定为褚遂良所临)、《越州石氏帖》本(已残,不满二百字)为佳。另有唐摹硬黄墨迹本传世,卷高26.3厘米,宽106.2厘米。元代陈绎曾定为唐人所临,明代董其昌则认为出于锺绍京之手;吴廷则以为六朝人书。此迹运笔尖硬,与刻本意趣不尽相同。卷后有陈绎曾、董其昌等人题跋。现藏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行世。又有《黄庭内景经》,小楷。《书史》载米芾曾见其真迹,记原有陶毂跋,称为王羲之书,米则以为六朝人书,元明以后多指为东晋杨羲书,真迹亦亡,上海图书馆藏有宋代精拓本,已影印行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6 15:49:0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6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尽情引用无妨,只要为了正本清源,可以引用甚至批判
发表于 2005-4-26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见解很有道理,可见不是一般的灌水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