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在2005-4-26 11:10:42的发言:| 黄庭经 | | 小楷法帖。传为东晋王羲之书于永和十二年(356)。唐代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入正书五卷中第二。北宋黄伯恩以为宋齐人书,明代文徵明以为晋末间名人所书。原迹久佚,传世临摹翻刻本极多,而以《秘阁续帖》本<董其昌定为褚遂良所临)、《越州石氏帖》本(已残,不满二百字)为佳。另有唐摹硬黄墨迹本传世,卷高26.3厘米,宽106.2厘米。元代陈绎曾定为唐人所临,明代董其昌则认为出于锺绍京之手;吴廷则以为六朝人书。此迹运笔尖硬,与刻本意趣不尽相同。卷后有陈绎曾、董其昌等人题跋。现藏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行世。又有《黄庭内景经》,小楷。《书史》载米芾曾见其真迹,记原有陶毂跋,称为王羲之书,米则以为六朝人书,元明以后多指为东晋杨羲书,真迹亦亡,上海图书馆藏有宋代精拓本,已影印行世。 |
|
这是阁下写的吧,这说明就算是真迹的“拓本”也是极少见的。 陈王廷写的《黄庭经》是不是王羲之写的都是问题,就算是吧。 陈王廷手上的是真迹还是“拓本”,还是版印(不是书法问题啦)、还是手抄都成问题。 就算是真迹或“拓本”吧,那是不是陈王廷喜书法呢? 当时书贴传世甚多,书莫过于王羲之!而王羲之的书法精韵传世就莫过于唐朝两位大家的《兰亭序》临摹为传世“经典”,这是世所公认的! 也就是说,陈王廷喜欢书法,就必喜王羲之,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就应该写“只落得《兰亭序》一贴随身伴”,因为它具有权威性的代表!而不会选用一贴历代具有争议的贴子。 (注意啦,原文“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是一“卷”!说书法的人多称“贴”,偏偏喜好书法的陈王廷写“卷”,这就怪啦,哈哈哈) 就算是陈王廷喜书法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这就是在下说的问题的关键是内容啦!阁下看过《黄庭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