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fengzh0126

习练太极拳的一点心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9-25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看了林老先生的行拳,今早在走步时在脑海中浮现起林老先生行拳架时的身法,似乎找到一点感觉。


身法更正,有一点轻松之意。足之劲能上至腰至肩。与气能上至手至脑的感觉不同。


今天走了一趟24式(自己根据李正的85式对其略有改变),感觉身法要正了许多,也比较顺,只是行到海底针一式后依然感觉比较累。


感觉走步非常重要,在没有老师在身边时时纠正的情况下,走步所搭起来了身架对避免行拳架时的歪斜很有帮助。而双腿和腰胯的变换自如也有助于更加关注手法。


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尚请各位老师指点。

发表于 2005-9-25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engzh0126在2005-9-25 15:52:00的发言:

浮现起林老先生行拳架时的身法,似乎找到一点感觉。


fengzho126拳友,你的体会很好,林老师的拳圈已很小,以内动为主,外形动作不易为初学者学习,但你能看出身法已为不易,关于行步可参考:

奚桂忠著(杨式太极拳学练释疑)一书对于太极行步的脚胯协调有较明确说明,建议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李老师的悉心指点,获益良多。


所推荐的书一定设法弄到悉心研究。

发表于 2005-9-26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无尘在2005-9-23 21:34:00的发言:


    加油!


    只是杨式太极讲的是脚--腰--腿,先脚出去,再转腰,蹬腿。脚腰同时出就甩出去了。傅清泉老师的碟上是这样讲的,我也是这样实践的。


    愿意和你讨论。呵呵。。。



呵呵。。。这里脚--腰--腿,腿说错了,是脚--腰--手,先出脚,后转腰,再出手。
发表于 2005-9-26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engzh0126在2005-9-24 23:53:00的发言:

我体会的是命意源头在腰际。腿、足欲动,必先动腰。腰未动,不知足上之劲从何而来?


没有蹬腿的感觉,只是腰带动腿而已,不知你的腿如何蹬法?


我体会命意源头在腰际:是以腰旋为主,腰动带臂动,不自动。出脚转腰,脚上劲由腿而腰而肩形之于手。

收回时,是以腰胯之力带动腿的。呵呵。。。把我不清楚的讨论得明朗一些。

发表于 2005-9-26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尘说得对."命意源头在腰际".但要更正下,不是不能自动,是动之能自然而瞬速地发之于腰际.另说"松"的问题,首先是腰腹能瞬速地松沉,自然能带动全身的松沉.到一定程度,任何时候都是如此的状态.松沉可不是松软!
 楼主| 发表于 2005-9-26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慢慢体会先。
发表于 2005-9-29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奇才。


我的感受就是如此,猫步走好了拳架才能练好。定势不难,难在投足、虚实转换。专练猫步可以清楚的体会腰胯及以下,上身不易紧张,气血很顺畅,如果身体欠佳走猫步不出2个月就会有收获。


猫步走对了很累的,不知我的这个衡量方法对不对:单腿蹲起,就是一条腿着地蹲起,另一条腿虚端着,我能做13个。不知道其他通道如何?


另外走步的时候关节处松、再到肌肉松,即使实腿也并不是整条腿的肌肉在工作,仍有可以不工作的,把他们也放松。时间久了脚下就有跟了。


刚刚悟到,请同道指正。

发表于 2005-9-29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为好吗?太极可是全身都溶于阴阳的修练呵.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解决左转不灵的毛病了。。


原来所有的转换都是以丹田为中心的啊。


还不熟练,继续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