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陈式太极拳七字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2: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世 发表于 2013-2-4 11:42
加油吧 太极功  传承到永远


练拳时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再有倒换重心,一定要裆走下弧,脚的五趾要紧紧抓住地。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凡是转关时,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时,肘要坠,肩要沉、胯要松。定式时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时边呼气边沉。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0: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打得好不好,关键看你松沉是否做得好;倘若松沉做得恰如其分了,你的劲就能合好,说发就能发出去。
由松变柔,积柔成刚,就见功夫了。
在平时,行走坐卧都要在松沉上下功夫。练拳时,能松沉下来就活了。诀窍在于行拳时要处处把人体本身的重量体现出来,沉肩、坠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千斤坠下来,一口气下来,而不加丝毫拙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09: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掤劲不丢即是太极功。神形合一自能一气贯穿,周身一家;双臂撑合自能感悟胸中腰间开合;缩胯起胸自感丹田力足;内气鼓荡;头领足蹬神意行,身拔劲沉脚有根。关要处全在开肩,双檗松要撑,圆要沉,松撑圆沉自为“弓”即“掤劲”备而“五弓”成。“弓”成劲整,弹、抖、颤、灵机一动劲如箭。习太极者只要有了拳中要求的“掤劲”;什么“惊炸力、爆炸力、寸劲、混元劲、浑圆劲”等等,一点即悟,刚柔瞬变,虚实不定,因敌而变,遇隙而发,不发而发。
所以说“掤劲”得功夫成。“掤劲”练习并没有特殊的方法,太极拳中每一招一式都训练出拳中要求的“掤劲”来,有些只是掌握起来慢点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0 1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时开展时紧,沉合时松;

运劲时紧,定式时松;

逆缠相开时紧,顺缠相合时松;

胸腹开时紧,胸腹合时松;

发放时紧,收蓄时松;

进时紧,引时松;

上一势与下一势之间转换时松;

此圈与彼圈之间转换时松;

往返折叠时松;

转关运化时松。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04: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世 发表于 2013-2-4 11:25
中国文化能传到现在 说明里边很有说辞   大家发挥大脑的运用 辩解出深层含义

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

不要绕远道,否则会迟到.

不要走邪道,否则会坐牢.

不要走黑道,否则会挨刀。

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

不要急着要,一定要戒躁。

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

不要急得到,心静便无恼。

不要怕人笑,看谁笑到老。

不要装知道,不懂就请教。

不要放大炮,说话要可靠。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8: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练习,极其平常,但又尤其艰难。难在太极拳的姿势要求尽管极其简单,但对自己的身体内外各部都有极其精微的标准,不容丝毫差错,谓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而且,太极拳的学习是永远的过程,太极拳的标准也是永远的追求,至精至微学无止境是太极拳学习者必须具有的思想准备。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14: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做任何拳式动作都要有对拉。
例如:手向上动,则身向下沉。手向前伸,则身向后胀。

          手走左,则身走右;手走右,则身走左。

手与身好像互相对拉,或是好像一个球向四方八面膨胀。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1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的发劲,不是靠单纯的主动蹬腿发出来的,是松沉之后大地给的反弹力。练拳时越松沉;往下给大地的作用力越大,大地同时给的反作用力,通过人体的阴阳变换,旋腰转胯,通于臂膀传于梢节。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7: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腰,八卦步」初学太极拳,对腰轴不可不重视。拳架越练,往往越觉得太极拳难学,所以除了要天天盘架子之外,尚须认真钻研拳理,才不致走偏了方向,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想学好太极拳就很难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0: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世 发表于 2013-2-4 11:42
加油吧 太极功  传承到永远

太极拳必须运动如缠丝、形象如螺旋,必须结合顺逆螺旋运动的旋甜转膀、旋踝转腿和旋腰转背,以做到螺旋连贯如一的太极劲贯注于所有动作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