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式太极讲缠丝劲并没有错,因为那是内在的东西,是所谓劲路的路线,不是简单的肢体所表现出的运动轨迹。上边有人提出大刀、棍、剑如何缠,是将缠丝劲等同于四肢的旋转。将这两者分开的,主要是还没有将内劲练上身,无法体验内劲的传导,特别是没有将陈式的内劲练出来。 关于杨式的问题,我只将自己知道的讲出来,对与不对,请方家指正。7年前,自己曾看过一本有金庸提拔的书--《太极正宗》,是民国时期出的,主要是杨式太极。书中曾提到,杨澄浦先生讲其家兄专练发劲,佟佟作响。作者很不明白,这与杨式太极的要求似乎不符,但作者没有讲明白为何如此。自己当时也不明白,现在看来,杨式至杨澄浦先生时,还是保留了陈式拳的风格。 所以说,大家相互讨论可以,但不要随便否定那家的成果,毕竟都是练出来的。在多说几句,名闻天下的少林拳,在电影《少林寺》未拍之前,会武术的,一两个人而已(见<少林寺>拍摄介绍),现在还不是满地的正宗,而且的确能够用来实战。由此可见,武术这东西,主要还是要苦练的,有了明师教导,练不出来也是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