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缠丝运动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螺旋运动,而不是所有的螺旋运动都可以叫缠丝。说得好! 人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螺旋运动,但并不等于缠丝劲.武术运动中有很多的螺旋运动,也不等于缠丝劲.各式太极拳中也有很多的螺旋运动,也不就等于缠丝劲.各式太极拳都有自持的运动特点.而陈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就是缠丝劲. 下面摘录几段太极拳前辈对螺旋,缠丝劲的论说,供各位参考: 太极图的形状和意义,可以推测出它是浑圆的,不是平圆的。阴阳鱼的分界线,就表明了它的螺旋运动。 陈鑫晚于武禹襄,又提出“缠”字,而且提出“螺旋”来,进一步说明了运劲时如何抽法和练出什么劲(缠丝劲)来,可以说对太极拳是又一重要贡献。 -----洪均生 呈螺旋运动发出的劲,只击打对方的一点,令对方失势或仆倒,都可称之为螺旋劲。 缠丝劲与螺旋劲最明显的区别,还在应用。缠丝劲达于手指之后,并未结束,不以击中对方一点为目的,而是用带有缠丝劲之手、指,缠住对方的手、指、腕甚至肢体,使对方被缠之处,因我之缠绕成“拧麻花”状而失败。 ---李经梧 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在于懂劲(即是懂得“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用劲方法),它的应用方法也并不限于缠法一种,若仅仅以缠法(或者说是缠丝劲)的有无,来评论太极拳的深浅,是很不恰当的。--------徐致一 家手行架绵柔,劲道深沉厚重,气势磅礴。特点是圈多。定式和传统套路相同的揽雀尾、单鞭、提手等等各式,式与式连结过程中的变手处处是圈:腰圈、腿圈、肩圈、手圈,大小圈、上下圈、斜正圈、横竖圈,圈圈相连相绕、相生相扣,各种圈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令人眼花缭乱。吾师言:此即班侯、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近世有人撰文言,“陈式太极拳有缠丝功,螺旋力,其他派系太极拳没有”,我以为这种说法 不合乎情理。 -----吴文翰 “螺旋”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在引化或击发对方时。要通过手势的旋转变化,错开对方之力的顶点。二是指内劲在通出手外后,旋转前行而形成的“螺旋劲”。由体内发出的这种螺旋劲并不表现在外形上,不能使对方在接触点上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使用螺旋劲是为了使内劲在击发对方中心的进程中,不与对方之力相顶。螺旋的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自己使用时是否顺手而定。 ---魏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