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5-3-5 01:07:00

怎么不跟在下说呢……嘿嘿嘿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5-3-5 21:2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nfeng6089</I>在2005-3-4 13:25:08的发言:</B><br /><br /><br /><P>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再说别的吧。<br /><br /><br /><br /><P>引用砍柴人都知道的话,就是,“人最重要的是人品,有人品就有信誉”(虽然非常不全面),因此,伪造祖先拳谱的行为足以证明,“在学术上,此人的人品同样差劲,。。。实在太低级了。所以,此人说的话,可信度极差”,人品既然极差,他的话可信度又如何?拳品还存在吗?</P><br /><P>现在,有的人把卖药生涯比做“武术生涯”,岂不荒唐?更有人,把卖药过程中治病救人的碑刻,当作用某拳保证保镖生涯的光辉来宣传,是否也有点不适当?</P><br /></DIV><br /><P><br /><P>呵呵,惊风啊惊风,是不是我回答了你的问题,你就回答“纯阴”的问题呀!</P><br /><P>好吧,当着众网友的面就再让你一次。</P><br /><P>“伪造祖先拳谱的行为”你说得言之凿凿,好像煞有介事,其实你搞忘了,要证明你这个论点必须先回答有关通臂拳与洪洞通臂拳差异的问题。因为你惊风兄自己列举了通臂拳那么多特征,但是在洪洞通臂拳上不吻合。而洪洞通臂拳却与陈式太极长拳极其近似,并且它有史可考的年代远远晚于陈式太极长拳。所以,如果你不能合理地排除上述疑问,“伪造祖先拳谱的行为”这个论点就站不住脚!那么你的言论就是诬蔑、诽谤!知道吗,惊风朋友,这样一来你惊风的可信度会再次大大降低的!</P><br /><P>好了,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惊风先生给大家报告他是如何修炼“纯阴之身”的!掌声再热烈、热烈一点儿……</P>

xag 发表于 2005-5-3 18:51:00

经典.拜读!!!!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5-5-4 10:0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板斧6235</I>在2005-3-5 21:28:14的发言:</B><br /><br /><br /><P><br /><P>呵呵,惊风啊惊风,是不是我回答了你的问题,你就回答“纯阴”的问题呀!</P><br /><P>好吧,当着众网友的面就再让你一次。</P><br /><P>“伪造祖先拳谱的行为”你说得言之凿凿,好像煞有介事,其实你搞忘了,要证明你这个论点必须先回答有关通臂拳与洪洞通臂拳差异的问题。因为你惊风兄自己列举了通臂拳那么多特征,但是在洪洞通臂拳上不吻合。而洪洞通臂拳却与陈式太极长拳极其近似,并且它有史可考的年代远远晚于陈式太极长拳。所以,如果你不能合理地排除上述疑问,“伪造祖先拳谱的行为”这个论点就站不住脚!那么你的言论就是诬蔑、诽谤!知道吗,惊风朋友,这样一来你惊风的可信度会再次大大降低的!</P><br /><P>好了,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惊风先生给大家报告他是如何修炼“纯阴之身”的!掌声再热烈、热烈一点儿……</P></DIV><br /><P>“洪洞通臂拳却与陈式太极长拳极其近似,并且它有史可考的年代远远晚于陈式太极长拳。”<br /><P>-------你不是已经说清楚了吗?<br /><P>-----“洪洞通臂拳”与陈式长拳极其近似,正说明陈式长拳就是洪洞通臂拳啊,而与太极拳没有什么关系的。否则的话,人家怎么不叫“世传太极拳”呢?<br /><P> <br /><P>-----如果“洪洞通臂拳”是陈沟“创造”与“世传”的拳术,那怎么在近代与现代都没有踪迹,反而要派人到山西去学呢?这说明,与陈长兴的太极拳一样,在陈沟早已经失传,根本不存在什么“世传”的拳术。<br /><P>-----这么说,并没有否认陈沟在武术发展上的功绩。毕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拳术上的与时俱进也是合乎时代潮流的。<br /><P>----例如,我一直很钦佩现在陈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就对外、对内广泛传授的陈式炮锤,可以说,它是融合了少林拳拳架与形意拳、螺旋拳(南方多有流传)拳理于一身的杰出拳种,健身与技击都是一流,与太极拳一样,都是很杰出的创造。<br /><P> <br /><P>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P>

绿茶傻猫 发表于 2005-5-4 21:20:00

一段说明陈氏和通臂之间的关系的文断,遗漏了。 <P>在下复制中在原文中“<B>陳、李兩家的世代之交與太極拳的創編</B><B> </B>”中漏了一段</P><P>“據李家家譜載:“九世公諱仲、諱信(李岩是李信的字——作者注),結陳溝姑表陳公諱奏廷三表兄弟太極門拜師結義,樹志文武,競功成名,<FONT size=6>創</FONT>太極養生功,<FONT size=6>練傳</FONT>無極功十通臂三勢”。需要注意的是,家譜在寫到“太極養生功”時用的是“創”字,寫“無極功十三勢通臂”時,用的是“練傳”二字。”</P><P>看到了没有,这就是陈王廷与“通臂”的关系!</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吴图南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