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洪洞移民

圣地源头固根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ongchen12在2009-8-25 18:14:00的发言:

不符,最典型的就是陈拳不知何谓“用意不用力”。这就是为什么要跺脚。


是否能先解释一下何为“用意不用力”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ongchen12在2009-8-25 18:07:00的发言:

那么道家与道教有何区别。我们世俗所称的;儒家和儒教又有何区别。我们称佛教弟子,但也有称之为佛家弟子的。所以我想,别再犯“大河报首席记者”的毛病。“岁次门第”是什么?不懂。谁不懂、、、。。大河报的首席记者。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因此道教的创立本身就违背他们信奉的教主的本意。老子仅是道家学说的创立者,观念而已,他到死都还不知道他是一大宗教道教的创始人,纵然知道,也是老子临终前大胆推测。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和道家是有些渊源,可也不能混为一谈。道家为学说、学派,而道教则纯粹是宗教了。我们可以说道教源于道家,但决不能说道教就是道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8-25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们可以说太极拳理论和道教的一些思想都是由老子、庄子及其门徒的道家思想源出的。
发表于 2009-8-26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通常是说;儒家学说。而不说儒教学说。汉时董仲舒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这个儒术又怎么讲。
发表于 2009-8-26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跺脚就不是“用力不用意”。书法者写字,没见其用力,但能力透纸背。那些初学者,用力握笔,手还哆嗦。力也不透纸背。拳跺脚,就如书写初练者。不知何谓“意”。拳跺脚者,他也用了意。想着一脚把地跺穿。但这个意绝不是太极拳的那个意。所以,不知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到底是什么。他的太极拳也就永远练不对。最终,就是外家拳。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ongchen12在2009-8-26 9:06:00的发言:
跺脚就不是“用力不用意”。书法者写字,没见其用力,但能力透纸背。那些初学者,用力握笔,手还哆嗦。力也不透纸背。拳跺脚,就如书写初练者。不知何谓“意”。拳跺脚者,他也用了意。想着一脚把地跺穿。但这个意绝不是太极拳的那个意。所以,不知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到底是什么。他的太极拳也就永远练不对。最终,就是外家拳。

提笔写字者,不论手高低,均用力,不然何以提的起笔,所不同者,是初学着力不均、不协调。


力透纸背是一种意识,其意是指字非是纸面上薄薄的一层,而是要有立体的效果,事实上是靠独到特别的用笔来实现的视觉效果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跺脚发力就不是太极拳,这一标准是何人所至指定,有没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呢?


再有发力者绝非陈拳一家,那他们是不是太极拳呢?


外家拳是什么?内家拳又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ongchen12在2009-8-26 8:55:00的发言:
我们通常是说;儒家学说。而不说儒教学说。汉时董仲舒是;废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这个儒术又怎么讲。

儒术----这个概念是有一定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在孔子儒家的那个时代即先秦时代应该包括的内容所指就是[六艺]。汉以后,六艺被解释为六经。至此,儒术的概念就用来指儒家的学术。这个概念应该说一直延续到清末。那么,我们今天所提的这个概念指什么呢?显而易见,儒术已经不再指儒家的学术,而是指对儒学的研究,是儒学的学术。

发表于 2009-8-26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洪洞移民在2009-8-26 9:28:00的发言:

说跺脚发力就不是太极拳,这一标准是何人所至指定,有没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呢?


再有发力者绝非陈拳一家,那他们是不是太极拳呢?


外家拳是什么?内家拳又是什么?


是我说的,“跺脚拳就不是太极拳”——太极拳不会和脚底板过不去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