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幽燕雨落

太极奇遇记(亲身经历,隐去真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6: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八回   名医弟子

     今年春季,我从海拉尔乘机返京,或许是因气候反差太大,或许是享受呼伦贝尔清新的空气太久,促逢北京污浊的粉尘使然,咽喉发痒,连咳数日不止。几天后从秦皇岛乘大巴至八王坟客运站,顺路步行回住处,见路旁有中医馆,便进去看了看医生,有幸遇见一位太极同门。
     名医弟子是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再传弟子,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读高中时就沉迷于太极,分别师从肖庆林一脉、冯志强一脉习陈式传统拳架和器械,并拜在冯志强的女婿王凤鸣门下,在药店相遇实属巧合。
     2010年8月15日,去加油站给车加满油,回家时又看见路边的那个中医馆,便停车再次拜见同门师弟。邀他一起吃晚饭,饭前在家中畅谈太极、相互切磋,又在小区的空场演练各自习练的套路。
     名医弟子自老师去了新加坡后坚持的不是太好,拳架都有些生疏了!看了看套路、推了推手,能感觉到确实得名师指点。但其内功习练与秦皇岛李经梧一脉还是有差异。
     交谈后得知,冯志强、李经梧的内功都得到心意拳大师胡耀贞指点,但因李经梧从北京调至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工作,同中国气功第一人刘贵珍一起相处多年,对内功的认识颇有心得,对原有功法作了改进,其所创太极内功得气更快、运气更速、气感更强烈、技击效果更为明显。
发表于 2010-8-20 09: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李经悟先生编著的太极内功
但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没敢炼。
可惜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15: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九回  闹翻拳场

回家接女儿赴华东理工大学报到,仅在古岛停留一夜时间,一大早还是赶赴师傅平时教拳的地方。
师傅从上海已回来俩个多月,这里自然恢复了热闹的场面,只不过以往多是新学员,现在在场的都是老学员和弟子。师母在前面带拳,原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从市政协副主席岗位退休)高风亮节也夹在人群中认认真真地行拳走架。师傅坐在东南角观看前面的几个弟子交流技艺,坐像既沉稳又洒脱,坐也坐出了太极大师的风范!
我从人群后面绕过,先和师傅前面的几个师兄弟互致问候,迫不及待的来到师傅身旁。“从北京回来吧”,“是,一会就要走,送孩子去上海,您一起去吗?”。师母走过来:“北京的房多大面积?”,“两室,90平方”,“那不行,你们一家三口,再加上我们俩,住不下,以后再说吧!”。恰巧师兄土坦克晃着装甲般坚硬敦实的身子走了过来,我还在热情的打招呼,他佯似握手的手却带着功力直戳向我的肚子,我只得向后引带,谁知后手又直奔前胸,看来想在师傅面前见个高下, 我再次出手引化。师傅说“别看不在家,他在外面也没闲着”,土坦克师兄终于开口说句客套话,“今天要不是一早来看师傅,就摸不着你的影子”。看来我还挺着师兄想的!
“小牛子过来了”,师傅看着东北方向说。果然是师弟五尺灵童。我拉着师弟远离拳场,“来来,请教请教推手,别打扰别人练拳”。师弟的推手出类拔萃,总体上胜我一筹,离开古岛我觉着差距拉大,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没想到刚推上两三把,还是把拳场打乱了,好事的师兄弟都过来看热闹。“推手不外乎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守……”,师弟是人越多讲的越来劲。拳场上练架子的人散了,从边角走上主场,我同高风亮节副主席寒暄再见,我们私交甚好,老领导多次帮我,我对他尊敬有加。
“你们俩推推”,师傅拉过来身体强壮的师弟后起之秀。后起之秀凭籍身强力壮夹带着太极内功仅仅靠划圈转化愣是让师弟五尺灵童落败(会得多,不一定哪儿都好使)。“我来试试”,我抢先压低重心在后起之秀力量不得发出之际胜了一局。后起之秀不甘落败,先沉下重心等着,我果然力所不及。“只能靠师傅说的大松大柔对付他”,我试着全身放松并柔化,结果还是被对方沉重的力道挟裹推动。“你太弱了”师弟五尺灵童从一旁看出了门道。“大松大柔不是那么走”,师傅终于出手了。师傅让后起之秀全力进攻,双手敷布在他的手臂上侧,未见其动,后起之秀已向旁侧落空。“大松大柔是接触点鼓荡,其他部位全都放松”,如此高妙,众弟子无人能仿。
(注:回到北京后我和自己教的学生演习此式,终于悟出了其中端倪。此式全靠内气转换,以气打人,非功利相差悬殊难以奏效,大松大柔非退让、非引化,不躲不闪,以纯阴对纯阳,此太极大造化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7: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回  泰山嫡孙
如果当今陈式太极还有一位泰山北斗的话,他就是泰山嫡孙。
以泰山北斗的名义在京都开了一家武馆,泰山嫡孙司常务教练之职。其余的特聘教练都是泰山北斗的弟子。武馆的面积还算宽敞,也许我去的不是时候,只有一男一女在那咨询。咨询那位男士很傲慢,看来是一位少年得志的小老板,“能不能给我演示一下有发劲动作的套路”?“可以”,泰山嫡孙一脸稚气,恭敬平和。
他演练的套路是泰山北斗自创的,与陈发科的传授已大相径庭,有空松圆活之气,隐凶狠恶斗之风,已归入养生拳操的范畴。我摸不透泰山北斗创拳的初衷,,自身有盖世武功,如此传承,后辈几人能够称雄!那位傲慢的男士本来就不知太极为何物,看完如此平淡的摸鱼动作更是不屑一顾,边打着手机,边说着挑三拣四的话,漫不经心地走了。
对同门师弟我当然显得亲切客气,泰山北斗也是我师傅一清真人的第二位太极老师。我演示了古岛太极大家的拳架,泰山嫡孙说她练的都是泰山北斗自创套路,陈发科的拳架也就是泰山北斗早年所学套路他根本没有接触。听完一席话我为之憾然。
推手时我先使出金刚式,周身弸劲充盈,泰山嫡孙一发力自身就被逼退一步;随后又使出鼓荡劲法,接触点鼓荡、沉气、转腰,泰山嫡孙又被逼退;胆气壮了,我以虎口卡住他的小臂,事先告让他设法摆脱我的控制,他竟欲进不能,欲退不可,粘连黏随之意,已使他不动则已,动则不得机不得势。我索性让他任意推我腹部,他果然还没练到推动我的火候。显然太极嫡孙还是太嫩。
我问他那位师叔推手功夫好,他含含糊糊的告诉我,“不好评价”。
带着期盼和不得门径而入的心情,我告别了泰山嫡孙,离开了泰山北斗的武馆。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8: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幽燕雨落 于 2011-3-9 18:19 编辑

第三十一回  养生学堂
得知正臣艺秀大师的弟子开了一个太极养生馆,当即乘车奔赴。
儒生舞剑是馆主,本是央企职工,凭自身爱好放弃工作专职经营养生馆,并聚集了一批白领,扛着太极的大旗,行养生之道。
房间不大,也就是五六个人同时打拳,当时正有一位玄衣清士在带拳,后面只跟了两个学员。玄衣清士拳架工整,劲路清晰,和正臣艺秀大师的录像几近一致,我在边上看得有滋有味,目不转睛一直看到玄衣清士把套路打完。接下来旁听他给学员的讲解,果然动作的细节深和拳理、准确实用、颇有真传。
听说我是太极大家的再传弟子,玄一清士执意要看我的拳架。并向两个学员说太极大家那老爷子可了不得,手腕一旋(对方)人就出去了。我把一路拳打完后两位学员说“劲都发出来了”;玄一清士说,“不错,又看到了太极大家的影子”;我说:“不行,差得远,好多东西,没学到身上,所以到处寻找老一辈的踪迹”。谈到拳架,玄一清士说:“过去正臣艺秀大师代陈发科教拳,他的拳架和陈发科最像,所以国家以他的录像作为陈式拳的代表,太极大家在北京陈氏太极拳研究会第一次会议上也说过,陈式太极拳就要以陈发科晚年定得拳架为准”。
说起推手,他说“正臣艺秀的功夫不及泰山北斗,但泰山北斗是正臣艺秀引入太极门内的,当时泰山北斗谁都不服,正臣艺秀说给他介绍个更厉害的老师-------胡耀真,泰山北斗打了胡耀真一拳被胡耀真震退数步;后来又给他介绍到陈发科那,结果一搭手就惊悚呕吐。泰山北斗说过,拳架就以正臣艺秀的为准,谁来比试推手有他接着。正臣艺秀一吃亏,泰山北斗就找上门修理对方。”
说到螺旋劲,玄一清士细解了腰腿的转换,手脚的配合,果然得机得势,我一再说“好用”,两个学员在一边附和“内行看门道”。讨教如何练拳时,玄衣清士嘱咐“你每天至少打六遍,但五遍要松着练,只有一遍把劲路发出来就可以”。说到推手他说“最好单推、四正手、大捋、活步每天摸,自然就能粘连黏随,听劲懂劲”。
发表于 2011-3-10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11-3-10 1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写得很好,也很真实;很想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7: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了解幽燕雨落真实面目并参与投票:http://www.wenxian.cn/vote/xuanshou_112.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4: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回  王一上人

王一上人是正臣艺秀大师的另一个弟子,其拳架细腻精微,颇得正臣艺秀真传。王一上人中等身材,顺随而不肥胖,圆满而不彪莽,长脸膛,鼻直口方,三角眼,含蓄中蕴藏刚毅。他是太极养生馆的另一位拳师,玄衣清士是每周二、四晚七点半到九点上课,王一上人是每周六、日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半授拳。
仅就金刚捣椎一式,王一上人就祥解了诸多要领:
起式当然是两脚并拢,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微拢,中指对裤缝,含胸拔背,百会上领。与师父传授不同的是,师父要求先把浊气吐净,周身自上而下放松,意想从百会至涌泉,浊气全部吐空。很显然,师父加了内功功法。(提及此事我想多加一句,最近一口气读完了张志俊师叔的大作《高手——张志俊解密太极拳》, 其中一个章节专门批判内功是玄学。我可以对志俊师叔说:您书中提的顺逆缠、稍节领劲、沉肩坠肘、六个方向、八种劲别、惊弹变速、身法步法、指引开合我钦佩之至,此书是继洪均生陈式拳论述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但内功之论有失偏颇, 您不信内功,但您一旦学到真正的内功,您一定会嘘叹其应用于太极的神奇,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矣!先学了用了,您再批判也不迟!)。
紧接着的变化与太极大家传授不同:屈膝下蹲,重心逐步过渡到右腿,百会、尾椎、与脚后跟相对,印堂、膝盖、右脚尖相对,开胯、左脚抬起、向左横跨一步,似迈过一个矮矮的板凳,脚跟先落地,随后脚掌落地,两脚与肩同宽,随后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以腰椎为轴,腰先左转45度,然后回转至向右前方45度,再回转至正前方。与此同时,两手好像摸着与手同高的一个脸盆边沿转一个圈后又回归身体两侧。
重心右移,腰微左转,松左胯,左手上领下合,右手下托上合,似抱一球;腰右转,两手似抱球逆转,右手逆缠左手顺缠,同时右脚尖抬起,脚跟为轴,脚尖外摆70度,胸腰转至向右前方45度时,左腿蹬、右腿踏实;再转45度同时,两手左高右低继续外缠,眼看左手前方,提左腿,随即擦地外铲。
腰回转45度,重心逐步向左腿过渡,左掌逆缠沿锅底向下弧线下按至腹前,右掌弸住劲随之下落至右膝外侧,两膝外开、圆裆成马步过渡。腰继续回转45度,左手为逆缠走锅底上行弧线上领外按,左脚尖外开45度,蹬右腿重心左移,右掌在原位置微微顺缠,身体向正前方。
松左胯,送右胯,拖、送右腿移至右前方,右脚尖着地,对着右前方45度,同时左掌顺缠下切,右掌顺缠上撩,左掌切于右肘弯处,掌心向内,斜向上;右掌撩于裆前,与裆同高,掌心向外斜向上。
继续松左胯,送右胯,右掌上领变拳,高与口平,拳心向内;左掌滑落腹前, 掌心向上,高与腹平;右腿似与右手相随相系,屈膝抬起。
开右胯送右腿,右拳右脚似自由落体,右脚砸落地面,右拳砸落左掌心内。
笔者此后多次观看国家体委于1979年拍摄正臣艺秀的拳架录像,发现王一上人多加了起式的两手化平圈和身体左转架挡,此后动作与原录像相同。古岛太极大家与正臣艺秀拳架几近一致,唯独向右后捋带时,太极大家要求眼看右手且右手高与左手,劲往远放。笔者问王一上人为什么多加动作,王一上人回答这是正臣艺秀晚年的拳架,同时有利于初练者掌握公转、自转,松活圆转。对于眼看何方,笔者认为正臣艺秀和太极大家各有其道理,正臣艺秀眼神盯住敌方,太极大家则认认为此时已把对象发于身后,并用意远放。
太极拳届公认正臣艺秀拳架与发科公酷似,沿此追寻下去,定能还原陈式太极本来面目!
发表于 2011-4-7 15: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成小说,估计会有可读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