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志坚

论太极拳是否可以自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2-5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坚兄说,太极拳自学不可能,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本人深有体会,要学好太极,需要具备的因素太多了,如;明师,时间,吃苦,悟心,缺一不可.
发表于 2002-2-7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健在 2002/02/07 0418pm 编辑]

在下今年24岁,刚刚迈出校门,也还算是个书生,不是什么先生。在下也没有过谦,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即:勤快的聪明人,聪明的懒人,勤快的笨人,糊涂的懒人。第一种人是天才,第二种人是歪才,第三种人是庸才,第四种人是蠢材。对号入座,在下乃是愣头青一个,没心没肺,想做天才这辈子怕是没有缘分了,连个歪才都不沾边儿,又不愿承认自己是个蠢材,只好算在庸才之列了。
我认为自学是需要前提的,好比让目不识丁的人去参加自学考试,显然是行不通的。起码要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有能力去参加自考。在下既不是自学又不是才,之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敢说自学可以成材是因为我不认为太极拳有什么神秘的。太极拳同所有的学问一样,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不能完全依赖于老师灌到脑子里去,最起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你去“悟”的,从参悟到领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一步登天,做梦去吧!要有信心,在心理上消除太极拳的神秘感,就如同李扬的疯狂英语一样,是对是错脱口而出,别怕丢人。有这样的前提才有资格自学成材。在下是运动员出身,又在外家拳上下了三年的功夫,可能要比其他的朋友有优势。但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兴趣,我上学这几年有些本末倒置,课没好好上过几堂,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拳上了结果有4科抓补。说出来丢人,不过直到今天想起来在还是有所得的。我不是要你也这样,但一定要兴趣不减才是。


下面是我的习拳随感之一 ——求知

昨日在公园见一老先生听其谈学艺求知感受颇深。是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求知的表现,学艺何尝不是。想想学艺同行路是何其的相似?同是一个目的地会有很多的路,有的路近有的路远,每遇到一个岔路口就会是一个新的起点,就会面临一个新的选择,老师就是给你指路的人,明师指近路。庸师指远路,没有老师就只好瞎走了,有心的人会根据路标或者地段标志作出选择,没有心机的人或许会走近路或许会走远路或许根本就到不了目的地。走过路的人或许会给你留下路牌提示,学有所成的前辈有的会留下习拳心得,功夫拳论。走好眼前的路是最现实的,还没有遇到的路口还不需要我现在就进行选择。太极拳起于道源文化,道家的“无为”是否就是顺其自然呢。学艺同行路唯一不同的就是行路总要到一个目的地的,而学艺是永远也不会有一个有终点的,只因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目标明确就要看努力如何了,肯付出才会有收获。撒开腿跑的人无疑要受许多累,吃许多的苦,但是不愿吃苦受累的人注定是要落在后面的。谁也不愿落在后面,可是那些苦岂是谁都能吃的?学艺是没有丝毫捷径可言的,“一日练拳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松”学如逆水行舟,是不容许懈怠的,惟有坚持不懈,才有资格到达成功彼岸。
《太极拳论》古往今来被奉为武学经典,着重介绍拳理,习拳要领,而针对练拳时的心法只有四个字“默识揣摩”。识zhi同制,禅宗里的“悟”作理解领悟解,也有谨记的含义。一语道出真理,但凡是研究学问就离不开总结过去,探索未来。

--------------------------------------------------------------------------------
无知小子,偶有所感,固有习拳行路之狂言。
:

发表于 2002-2-9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好一个“悟”字,不但道出了练太极拳的关键,也讲明了做人的要旨。
太极拳的确不神秘,但很深奥,许多拳理都不是可以直观的弄懂,只有在练的时候慢慢体会,去悟,再通过练来验证,或许有所得。
在下在四种人中应算是蠢材了,但也是兴趣使然,对太极拳的执着我自信不亚于人,我坚持说太极拳不能自学,是因为我把学拳者的范围定位于普遍的群众上,而王师兄则定位于知识分子上,如果是定位于同一范畴,相信就不会有现在的争论了。
但无论怎样,大家都是太极拳的爱好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
                                                   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发表于 2002-2-10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健在 2002/02/10 01:16pm 编辑]

不错,我们的认识上是存在着定位的问题,但所说的意思应该是差不太多的。再者,需要补充的是,我在自学的前提当中确切一点说不是知识分子,而是指悟性较强的人。想一想五祖弘忍为什么能将袈裟传给大字不识的慧能,而让学富五车的神秀干瞪眼,就会明白继承相对来说容易,而要有所突破的话,就要凭着极强的悟性了,但一定要在勤奋的前提下。基于勤能补拙的观点,我的认识是,天才可以自学成才,庸才可以苦学成才,而歪才和蠢才则永远不能成才。

又是一个马年来到。祝各位拳友们习拳快马加鞭,马到成功!

发表于 2002-2-10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用现代的科技自学恐怕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不行吧,悟性也不是万能钥匙,总之要多方面的综合才能成功。
在下这个蠢材其实也不期望能成材,只要能够为太极拳作一点贡献,把世人对太极拳的错误观点扭过来就满足了。
在新一年里祝各位技艺再上高峰,中华武术发放光华!!——————————————————————————————————————————————————————————————————————————————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
                                            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发表于 2002-2-11 1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自学,因前辈传艺,大多口传。
发表于 2002-2-12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为口传,实为心授,是凡事殊途而同归也。
------------------------------------------------------------------------------
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意练功夫.
若从纸上求真意,
笔尖蘸干洞庭湖.

发表于 2002-2-12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向各位说声春节快乐!我认为自学是可行的,要不然干嘛要出版那么多书本及光碟啊?但那人本身最好是有一定武术功底,那么自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但是以自学方法来学习,最多只是能达到强身健体的阶级罢了。推手及散手方面靠自学是捉不到奥妙的。没有老师和师兄弟们的指导及喂招是行不通的。如附近有培训班等,还是去参加比较好些。
发表于 2002-2-12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到老,学到老.人要有所进步就要学.自学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有一个好老师入门引路,谁还愿意去研究那些难懂的问题?
我先回答答糊涂师兄的一个问题(王先生说现今影象资料正在不断丰富,而过去秘而不传的文章也随处可见,在下认为,这是科技发展和思想解放的结果,是好事。但问题是,它有说的,都懂了,但它没说的,是否都懂了呢?)
既然糊涂师兄学的是马老一派,我就问一下糊涂师兄对马老的功夫了解多少?马老一共出过10张碟,你都看了吗,都看明白了吗?马老一共出了三本书.你都看了吗?都看明白了吗?弄明白这些足以另你登堂入室的了.马老先生初学拳时一天练30遍,你一天练几遍?拳打千遍其理自见,要你打明白拳,打思考拳.不是照葫芦画瓢.如果你既没有努力又不愿思考的话还是不要学的最好.
若要改变世人的观点,那么此人必有过人之处,没有点真才实学是不行的.
发表于 2002-2-13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厉害!
王兄的一连串问题简直使人喘不过气来。
马老师一共有三本太极拳著作,分别是《陈氏太极拳体用全书》、《陈氏太极拳技击法》和《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
《陈氏太极拳拳照图谱》一本,最近还出了新版;
VCD教材一套(十片装)和录象带教材两套(共四盘)。
在下不喜欢夸大其辞,说不负责任的话。跟马老师相比,在下实在是万分惭愧。马老师每天练拳三十遍,在下实在做不到,一来彼此的时代背景不同,当时的工作时间没有现在那么繁忙,虽说动荡,但在时间分配上还是较现在容易得多;二来在下的住处附近没有合适的地方,大小、环境都不宜练拳。也许王兄会说这是籍口,在下也承认这一点,但在下也每天练拳十五遍,不望有所大成,只盼能以不少于老师的两倍时间去达成“拳打万遍”。
在下的家境虽不算是贫寒,但也只是中下水平,作为一个学生,金钱都是来自家里,马老师的VCD影碟全套需350元,在下实在不可能几百几百的拿出钱来,又不愿加重家人负担,只好购得三本著作及一本图谱,这是在下的最大遗憾。
自阅读了三本著作后(特别是《拳理阐微》),最大的收获就是清楚知道了什么是太极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很多人练拳十数载还不知道太极拳为何物,或只能引经据典地复述书上的字句,实在是对太极拳的失礼!
不错,如果能把这些著作都弄懂了,的确可以在太极拳界大展拳脚, 扬名立万,但不知王兄知道否,“文字有限而学术无限”,有很多细微的小问题是不可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就是在下坚持说“太极拳不能自学”的主要原因,因此马老师也一再强调必须经过面授。
就像推手,必须自己亲身去体验,去听人家的劲才能有所悟,有所得。不然,无论书上写得多清楚,这种劲如何来,应该如何化,都不可能知道实际是怎么一回事。
在下乃一介书生,而且先天不足,身体极为孱弱,本意是籍着练习太极拳改善体质。各人有各自的修炼方法,彼此都不能互相影响,如在“能否自学”这个小问题上争论不休恐怕有违此论坛的宗旨,只要表明了的立场,又何必勉强别人按自己的方法去做呢?
王兄同意否?————————————————————————————————————————————————————————————————————————————————————————-------------------——————————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
                                         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