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健在 2002/02/07 0418pm 编辑]
在下今年24岁,刚刚迈出校门,也还算是个书生,不是什么先生。在下也没有过谦,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即:勤快的聪明人,聪明的懒人,勤快的笨人,糊涂的懒人。第一种人是天才,第二种人是歪才,第三种人是庸才,第四种人是蠢材。对号入座,在下乃是愣头青一个,没心没肺,想做天才这辈子怕是没有缘分了,连个歪才都不沾边儿,又不愿承认自己是个蠢材,只好算在庸才之列了。 我认为自学是需要前提的,好比让目不识丁的人去参加自学考试,显然是行不通的。起码要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有能力去参加自考。在下既不是自学又不是才,之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敢说自学可以成材是因为我不认为太极拳有什么神秘的。太极拳同所有的学问一样,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不能完全依赖于老师灌到脑子里去,最起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你去“悟”的,从参悟到领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一步登天,做梦去吧!要有信心,在心理上消除太极拳的神秘感,就如同李扬的疯狂英语一样,是对是错脱口而出,别怕丢人。有这样的前提才有资格自学成材。在下是运动员出身,又在外家拳上下了三年的功夫,可能要比其他的朋友有优势。但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兴趣,我上学这几年有些本末倒置,课没好好上过几堂,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拳上了结果有4科抓补。说出来丢人,不过直到今天想起来在还是有所得的。我不是要你也这样,但一定要兴趣不减才是。 下面是我的习拳随感之一 ——求知
昨日在公园见一老先生听其谈学艺求知感受颇深。是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求知的表现,学艺何尝不是。想想学艺同行路是何其的相似?同是一个目的地会有很多的路,有的路近有的路远,每遇到一个岔路口就会是一个新的起点,就会面临一个新的选择,老师就是给你指路的人,明师指近路。庸师指远路,没有老师就只好瞎走了,有心的人会根据路标或者地段标志作出选择,没有心机的人或许会走近路或许会走远路或许根本就到不了目的地。走过路的人或许会给你留下路牌提示,学有所成的前辈有的会留下习拳心得,功夫拳论。走好眼前的路是最现实的,还没有遇到的路口还不需要我现在就进行选择。太极拳起于道源文化,道家的“无为”是否就是顺其自然呢。学艺同行路唯一不同的就是行路总要到一个目的地的,而学艺是永远也不会有一个有终点的,只因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目标明确就要看努力如何了,肯付出才会有收获。撒开腿跑的人无疑要受许多累,吃许多的苦,但是不愿吃苦受累的人注定是要落在后面的。谁也不愿落在后面,可是那些苦岂是谁都能吃的?学艺是没有丝毫捷径可言的,“一日练拳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松”学如逆水行舟,是不容许懈怠的,惟有坚持不懈,才有资格到达成功彼岸。 《太极拳论》古往今来被奉为武学经典,着重介绍拳理,习拳要领,而针对练拳时的心法只有四个字“默识揣摩”。识zhi同制,禅宗里的“悟”作理解领悟解,也有谨记的含义。一语道出真理,但凡是研究学问就离不开总结过去,探索未来。 -------------------------------------------------------------------------------- 无知小子,偶有所感,固有习拳行路之狂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