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志坚

论太极拳是否可以自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2-14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既然同意这些著作都弄懂了,可以在太极拳界大展拳脚, 扬名立万,这还不算成材吗?达摩不立文字正是因为“文字有限而学术无限”才有“功夫无息法自修”之说,世上没有绝对的事,能不代表每个人都可以,只有具备条件才可以,而不能却连存在的可能性都否定了,过于绝对。从这里可以看出能与否截然对立,严重一点说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了。现在习武的人当中没有条件求师的人占绝大多数,弄明白这个问题对于他们很重要。不是什么小问题。
至于推手,糊涂师兄身在广州,不会不知道广州有一个有二三十年历史的推手会吧。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在广州人民公园,高手云集,是个交流的好场所,求师不必过于执着,只要你肯留心,明师就在你的身边。


发表于 2002-2-16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努力寻求,明师就在身边,为何说没有条件求师呢?关键在于是否能坚持,况且现在的通讯设备如此的发达,又何求找不到明师呢?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耐性和时间,但如果连找老师的时间也不肯花的话,恐怕也不会把一生都奉献给太极拳吧。
推手会现在改在晓港公园,欢迎来观摩交流!——————————————————————————————————————————————————————————————————————————————————————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
                                     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发表于 2002-2-16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师只是求学的一种形式,不必执着。也许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孩子身上就有许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若要一辈子时间都奉献给太极拳我做不到,也没想过。看来糊涂师兄对于《太极拳论》的理解还是存在着局限,太极既生于无极练功时的心态就要在一种自然平和的前提下,不必拘于形式。如果过于执着难免会流于歧途,是为“无过不及”陈杨武吴孙和氏赵堡无一不是如此,即便是每天只站桩都可以。得知糊涂兄每天练拳15遍在下深感惭愧,王某每天只站30分钟的桩,打上三趟一路拳就感觉很有收获了,比起糊涂师兄来在下属于比蠢材还要懒的那一种。
在下现在沈阳工作,目前还没有机会去广东,日后如有机会一定不会错过。
发表于 2002-2-16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目前尚在求学,时间比起一般练拳者多出不少,因而可以比较多地把时间花在拳学上,在下也承认对太极拳的认识还很肤浅,但在下会继续钻研,但盼有一日能把所学练得象样,不负马虹老师的一番教导足矣!
糊涂不明之处是为何王兄说在下执着,但盼明示!—————————————————————————————————————————————————————————————————————————————————————————————————————————————————————————————————————————————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发表于 2002-2-17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可以说不用讨论的,如果能自学,那还不如去自创呢!
发表于 2002-2-20 1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北风:如果不能自学,那么多的声像教材,理论文献都成废物了。
如果糊涂师兄已经体会到了懂劲是怎么回事,那么我说的就是废话。如果你还是一个初学者我劝你大可不必贪多求快,而应当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体验。太极十年不出门,如果每天花上3,4个小时坚持了2到3年而没有看到什么进步的话难免会兴趣大减乃至于丧失信心,在下决非危言耸听。我一开始练弹腿时师父让我每天练3遍我练15遍,让我站5分钟桩我站一小时,结果老师把我教训一顿他说如果这么练下去顶多能坚持几个月,还不如不练;我没当回事,结果十多天后就差点放弃了。以马虹老师所练习的低架来说,非常吃工夫,适合于已经登堂入室了的人提高功力,初学者由于下肢力量薄弱又要维持架子往往很难松下来,容易发僵,此为练习太极拳的大忌。如果为求实战用法拳架很重要,如果只为了长工夫那么拳架可有可无,大成拳就没有套路。以我自己的感受,一套简化24式太极拳足可以练得浑身冒汗,又是83式又是75式只是运动量大小或者时间长短而已。
发表于 2002-2-21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健兄:恕在下没讲清楚,在下只是单练第一路83式,时间分早午晚三段,每天15遍,起初是十分艰苦的,从高架开始练,现在已经可以练低架了,在下自认为功夫还未够火候,因此一直都在练第一路,每次练习后都有新的感悟,至少身体素质改善了。
其实是否低架不在于套路,只在乎练者的实际情况,谁说马虹老师的套路一定要打低架的,在马老师的《拳理阐微》一书中,就说到中老年人和体质弱者可以把架子打高一点,至于两腿发僵的问题,只要松下来,打多久都没问题(指练高架者),而低架者只有苦练出功夫了,贪多嚼不烂,一开始当然不宜练太多、太久,但长期练习后,可适当加量,就如站桩一段时间后可以延长时间。
各家都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太极有太极的,大成拳有大成拳的,岂可互相比较呢?关键在于那门功夫练得有多深而已,如果光拿别家的拳跟自家的相比,那还有练习的时间吗?———————————————————————————————————————————————————————————————————————————————————————————————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发表于 2002-2-25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意思不是相比,而是求同。就是王论中说的: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惯。说得好听点是要博采众长,只要其精髓不改,方法在其次,关键是要长功夫。我所说的不要执着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求学的形式,可以看书,可以看图,可以看声像教材。我现在的工作是不容许每天都有时间的,身边也没有老师,照你的意思我就不应该练了吗?在一点一滴当中只要你肯积累就一定会有收获。
发表于 2002-2-28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是挤出来的,老师是什么地方都有的,阁下不是说可以看书、看图、看声像教材吗?
至于取百家之长,试问,自家的功夫如果不到(在下说的不是王兄你),又何来长呢?连自家的长处都找不到,又怎样取别家之长呢?
在下绝对同意取百家之长,但先决条件是练好自己手上的功夫,把自家的长处现出来,才能说取“百家之长”——————————————————————————————————————————————————————————————————————————————书生虽糊涂,韧性却十足。为求一真理,愿走万里路!!
发表于 2002-3-3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是挤出来的,知识是积累出来的,而工夫,则是练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