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太极自学者

孙禄堂的八步追魂杀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8-17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和朋友试手,右臂横切其肋骨,其吞身化掉部分劲道,怕对方受伤未连环追击,刚想收臂被其右臂轮中耳门,左勾拳中心窝,幸好对方亦未全力,否则已经在医院.

教训:技击要刻刻留心,我本可趁其后退瞬间,插其中门,右臂由切变挂,劈其面目,左手按其右肩,必跌无疑......胜负次要,我本无伤人之心.

以后要加强练双分手,保护头部,这可是致命部位.

 楼主| 发表于 2003-8-21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战中,"舍已从人,后发先致",非常重要,因为发劲发力瞬间,自已防卫能力最弱,如被对方听出劲道,就很危险.反过来就较安全,无论接触听劲,或脱手时用眼睛看,可以在对手刚发力瞬间就出击,或稍让开要害部位,直打其要害部位,我轻伤敌重伤,或敌劲落空收势时追击......等等,因敌制胜谓之神!

对付乱锤,连环攻击,确是一大问题,左右开弓,上打下踢,我以前学过一路"开山拳"就充满这种技击理念,手不回收,即格即打,锤,卦,劈,撞,一气呵成,这是外家拳突点.

各位高人有经验的请指教!

发表于 2003-8-21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你的体会还真多,难得的是一直不懈在往上写,值得大家共勉。关于散手实战,“沾连粘随”非常重要。我很爱好散打,曾与一位武警教练,空手道黑带练习,不管他如何进攻,只我一手挨他身上,他的步子就无法移动。窃以为,太极之技击,不是丢开打,只在接触点旁边很近的一点就可以引进落空。这个沾字,学问非常之深。
 楼主| 发表于 2003-8-26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海潮声学弟:

前两天发电邮给你请教沾打技法,不知收到未?
望赐教为盼!

我不停思考你的技法,时间似乎是最大秘密,让对方失神0.5秒,应该足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9-7 0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沾打技法小结:

太极技击特点是沾打,沾打基础是内功内劲.基本方法:引进落空.

引进落空形态:低手重心失去平衡,即失衡;高手神意气瞬间失去控制,即失神.


1.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沾打主要对付"动缓",因为对方"动急"较易应付, 例如外家功夫猛然锤击,从其发劲开始至收劲,用眼睛就可看出其劲路,闪开其攻击点,其即落空,不存在多大意义沾引问题,直接还击即可.

当对方动缓,我“中气贯足,切忌先进,浅尝带引,静以待动。”,不妄动,不主动,“又半引半进,带引带进,即引即进,以引为进,阴阳一齐并用,此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非阴阳合德,不能心机一动手即到,快莫快于此。”

2.沾引转击.

具有内功内劲后,沾引目的:使对方失神0.5秒足够了.
一沾住对方,其实已大至知道对方听化劲水平.对付较差者相当容易,主动松紧几次就可直接出击.

沾引转是基本流程,引即是顺对方劲而动,使对方神意气集中于彼劲上,然后在接触点圆转使其劲落空,引发对方失神.如下拳请体会:

“引进落空最为先。”
“虚笼诈诱,只为一转。”
“陡然一转人不晓。”
“转引转击,……一片神行。”
“眼力手法兼身法,粘着何处何处动。”
“但依着何处,即何处(此是本地风光,最难最难)引而击之,时措咸宜,莫名其妙,真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也。”

“又半引半进,带引带进,即引即进,以引为进,阴阳一齐并用,此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非阴阳合德,不能心机一动手即到,快莫快于此。”


太极知易行难,甚至知难行更难.千锤百炼是成功不二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03-9-7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虚笼诈诱,只为一转。”“转引转击,……一片神行。”何其复杂? 谈何容易!

只有在任何突发情况下,都如同荷叶承珠,一触即泻之混然忘我境界,全身一团空灵,让对方无法着力,转引转击才能彻底,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引化需手,臂,肩,腰,胯,腿,脚步节节贯串之圆弧运动下,游走八方,只有做到全身每处无时无刻都有转圈之意,有内转之实,才有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03-9-9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高人为我等后学解释如下:“乱环诀”。“阴阳诀”.“虚实诀”。


乱环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千斤动。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里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虚实诀:“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周身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虚守实攻变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守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楼主| 发表于 2003-9-13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高人不愿与我等后学之辈为伍,我们这些低手就自得其乐吧!

且看<<金庸--飞狐外传--第四章 铁厅烈火>>中解释片段:

   “本门太极功夫,出手招招成环。所谓乱环,便是说拳招虽有定型,变化却存乎其人。手法虽均成环,却有高低、进退、出入、攻守之别。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有形圈及无形圈之分。临敌之际,须得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无形克有形,每一招发出,均须暗蓄环劲。”他一面说,一面比划各项圈环的形状,又道:“我以环形之力,推得敌人进我无形圈内,那时欲其左则左,欲其右则右。然后以四两微力,拨动敌方千斤。务须以我竖力,击敌横侧。太极拳胜负之数,在于找对发点,击准落点。”

   “万物都分阴阳。拳法中的阴阳包含正反、软硬、刚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等等。伸是阳,屈是阴;上是阳,下是阴。散手以吞法为先,用刚劲进击,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为先,用柔劲陷入,似牛吐草。均须冷、急、快、脆。至于正,那是四个正面,隅是四角。临敌之际,务须以我之正冲敌之隅。倘若正对正,那便冲撞,便是以硬力拚硬力。若是年幼力弱,功力不及对手,定然吃亏。”

   “武功中的劲力千变万化,但大别只有三般劲,即轻、重、空。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拳诀言道:‘双重行不通,单重倒成功’。双重是力与力争,我欲去,你欲来,结果是大力制小力。单重却是以我小力,击敌无力之处,那便能一发成功。要使得敌人的大力处处落空,我内力虽小,却能胜敌,这才算是武学高手。”
  

   “若是以角冲角,拳法上叫作:‘轻对轻,全落空’。必须以我之重,击敌之轻;以我之轻,避敌之重。再说到‘闪进’二字,当闪避敌方进击之时,也须同时反攻,这是守中有攻;而自己攻击之时,也须同时闪避敌方进招,这是攻中有守,此所谓‘逢闪必进,逢进必闪’。拳诀中言道:‘何谓打?何谓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谓闪?何谓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若是攻守有别,那便不是上乘的武功。”


好一个金大侠!解释得丝丝入扣,妙!妙!妙!

发表于 2003-9-13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长你好,EMAIL我已看到,出门很多时候,所以没有及时回复,见谅。关于《太极九诀》,以及你所提及的沾打之法,我建议参照《太极圈》印证,应有更多体会。现将歌诀录于这里,望学长慧鉴。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转,云龙风虎象周旋;

发表于 2003-9-13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点错键了,还有最后两句:欲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