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太极好!

太极禅,关于站桩请指教!谢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16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原来是这样。不要睁眼看灯练功了,你行拳眼疼肯定是这个问题。你应该找个老师指导下练站桩。你可以发E-MAIL 给我。
 楼主| 发表于 2003-5-19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动力的科学》作者:戴君强

根,在武术的领域中,是指武术家的重心稳固,就象大树的根一般,深入地表,没有人可以移动他一步,即使许多人排队一起推他,还是纹丝不动地屹产不摇。
有很多习武者坚信有根,他们否认自己是用身体和手臂去抵挡外力。事实上,这很容易验证,我们只要在推他们时,突然撤回力量,如该习武者因而失去平衡,向前跌扑,就表示是用身体在顶外来的推力,不是真的概。况且当一个人用身体和手臂来硬顶时,不需片刻,就会精疲力尽,气喘吁吁。真正的根是持久且省力的,因此一场战役下来,仍是神态自然,面不改色。
吸收能源
太极大师郑曼青的根,可谓一绝。他可以单脚只手同时挡住多人自四面八方的推势,其原理不象一般的做法,并非使劲将双脚钻入地面,而是利用身体的结构,使来力方向与我重心线相叠,引至后脚底的地面,身体就象一座桥般,将对手的能量传导到地球上,这桥本身并不需要抵抗外力,如此就可省下许多顶和所向抵抗的体力,轻松御敌,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将来力以脊椎传向后脚底,就可以省下许多能量,保持身体的柔软。
站桩
传统上,很多中国的武术都是以站桩为筑基的基本训练,一个成功的武者,往往每天要花一个小时以上来站桩,它的功用主要如下:
1.我们将双腿打开,适度屈膝,使大、小腿部承受身体的重量,然后平均的分布到脚底板上。腿和脚的肌肉纤维因不断承受重力,变得强而有力,且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久而久之,就能象两个大木桩,使力“钉”入地面。除了我们自己的重心之外,也可用腿脚肌肉的收缩力量,使自己处于更平稳的情况。这是一种初级的根,建立在“桩子”的观念上,所以叫做站桩。
2.强力的压缩惯性使腿部更富有弹力,不论在推、打、扭、踢各方面,因与地面强力的回馈,产生更大的反弹力量,也是一种“借地之力”的表现。
3.站桩是锻炼精气的简易方法,其道理很简单。当我们直立时,体重自然沿着骨架往下,落于脚部偏踵的位置,如果这时想让重心平均分配到脚底,身体须向前倾。可是站桩时就不同了,因为两腿张开,两膝屈,腿脚的肌肉纤维都要承受来自上半身的重量,实在很累。此时透过交感神经的网路系统,就会向大脑传出求救信号,请求增加能量应急。大脑收到信息后立刻加以汇整,下令给肾上腺等单位,加速新陈代谢,提供人体更多能量。于是站桩几分钟后,就会感觉全身温暖,手心发热,甚至流汗等,实在太神奇了。站桩这个妙用近些年来被引用在各种气功的练习中,也算得上是对养生方面的一大贡献。
当然,真正的根必须建立在更高一层的力学基础上,其训练也必须经过名师的精心设计。更重要的是在受到外力时,能适度调整脊椎的角度,使外力被引导到后脚底,固然仍需要各部肌肉和关节的有力支持,但因其立论在于引流,不在阻挡,就不会虚耗体力了。
站桩可分为单脚桩和双脚桩。最常见的是马步桩(如图),重量平均分摊于两腿脚,较不吃力,适合初学者;手臂可选择在胸前抱元或自然放在两胯前。举臂较累,但也同时训练臂部肌肉的耐力,但应垂肘保持三角肌的松柔,以免肩膀日后变僵,失去灵活度。
另一种姿势是单脚桩,因全身重量由一支脚来负担,非常吃力,但增进精气的效果则神速。动作上则可以选用现成的太极拳的招式,例如:提手上势、手挥琵琶、单鞭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快则三分钟,就会通体发热,精气十足。我曾经在摄氏零度的温度下在室外练拳,在打完三套拳架后仍未能暖身的情况下,毅然决定采用单脚站桩,于是随取提手上势,五分钟后即感到全身暖和,可见站桩的效用。
发表于 2003-5-19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谢谢太极好!
 楼主| 发表于 2003-5-22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桩步
****浑元桩 图1、2
目的、要领﹕
浑元桩主要是基本练气法
练时需尾闾中正、放松。一切基本要领都需注意。
说明
练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并注意浑元桩分为﹕养气法;心气法。内气需慢慢下降,沉于丹田。养气法练时要用意导引内气经任脉下丹田,要意与气相存;等养气后练心气法,练时求自然,必需心静、慢细长,气经左、右丹田,循环各脉,周而复始。

****川桩 图3、4
目的、要领﹕
川桩主要是松弛关节,并且练习胯部跨出动作。练川桩基本要领都一样,同浑元桩相似,不过,胯下必需虚实分明,关节放松。
说明
跨出左脚,手势如提手上势,虚实要分明,关节要松,右脚跨出方法与左脚相同。
分解图5、6(关节转动)
提起脚、手活动,将关节松开。

发表于 2003-5-25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太极好!
发表于 2003-5-25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禅先生:
   我是xiaoyingba1301,关于源流问世题我曾向你请教,你发给我的Email我已经认真读过再三谢谢,为了求知,我将向 论坛版主你多多请教..
发表于 2003-5-25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幸会!
求知,求证。
知而行,悟中证。
发表于 2003-6-22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新手,在此有礼了,看了大家的贴子,确实对我帮助很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