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三圈理论的核心是不能出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6: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希望 发表于 2012-8-24 23:51
自身不稳,失去中心,是因为你用力了,没有“合”的东西。
没有“合”的东西,圈子再小,也是假的。
“合 ...

任何动物发力时,都是在腰。如猫捕鼠、虎发威,都是将腰后坐而弓,借弹劲猛力而出。脊骨与后腿成一直线,发之才能有力。膝不能超脚尖,鼻尖不能超膝尖,超此三尖即失重心,便受人制。 -{:soso_e18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2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锦富 发表于 2012-8-23 17:12
内圈最难练.------------ 拳要练得好,架子要练.小.练寸接寸拿寸出入。
                                  ...

太极为道,拳为德。拳道之操贵在炼心,形随心动,劲由内发,以意领气,气动形真,神观太极气养精。神灵出没而能体微,演变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得以己用。太极由无极而生,松柔之路,自在知识,阴阳合一,济济匹配而来。无太极在形,有太极在心,无太极可见,有太极不可见,神气相合自知太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18: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rainzheu 发表于 2012-8-13 10:5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太极拳由阴阳变化之理推演而成。从形式上虽有百十式之多,但其精髓,则在于舍己从人之道。拳论曰: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但是要想能从人,习练者必须先练得周身一家。动作时全体俱要相随,稍有不相随处,身体便会散乱。所以习练者于平日练习拳架,一动便要问自己周身内外是否能处处相合。稍有不合,便要改正,等日久功深练得全体一致,此时你一挨我,我既能量彼劲之大小,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彼劲稍一出尖,我不用动彼分毫,彼因重心不稳自会跌出。此时,我也可乘机而入,借彼之力,发力将彼跌出。但要想练得周身一家,无有不合之处。就必须合着理法去锻炼。使自身由后天转变为先天,将自己融入于虚无之中,才能由此而得太极拳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18: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306344395 发表于 2012-8-16 21:50
言之成理,很好,值得一学习!

{:soso_e181:} 太极拳由阴阳变化之理推演而成。从形式上虽有百十式之多,但其精髓,则在于舍己从人之道。拳论曰: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但是要想能从人,习练者必须先练得周身一家。动作时全体俱要相随,稍有不相随处,身体便会散乱。所以习练者于平日练习拳架,一动便要问自己周身内外是否能处处相合。稍有不合,便要改正,等日久功深练得全体一致,此时你一挨我,我既能量彼劲之大小,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彼劲稍一出尖,我不用动彼分毫,彼因重心不稳自会跌出。此时,我也可乘机而入,借彼之力,发力将彼跌出。但要想练得周身一家,无有不合之处。就必须合着理法去锻炼。使自身由后天转变为先天,将自己融入于虚无之中,才能由此而得太极拳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15: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2012 发表于 2013-7-3 15:17
三圈都是以自身的中轴为圈心的同心圆。如同三尖理论一样。

行拳节节贵贯穿,臂腿犹如三节鞭,轻重虚实太极走,开合三对阴阳圈。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0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09: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6: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拳时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再有倒换重心,一定要裆走下弧,脚的五趾要紧紧抓住地。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凡是转关时,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时,肘要坠,肩要沉、胯要松。定式时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时边呼气边沉。
发表于 2013-11-5 09: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练摸鱼知轻重 ,下盘虚实猫步行。高手用劲,不见其形,疾如闪电,一发即收.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09: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358022621 发表于 2013-11-5 09:18
上练摸鱼知轻重 ,下盘虚实猫步行。高手用劲,不见其形,疾如闪电,一发即收.

{:soso_e18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