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city008 发表于 2012-8-18 15:23
不同阶段不同感受

对手的力量传于尾闾,经尾闾的运动而化为乌有。 自己的力量却从脚底经脊背而达于双臂达于指尖。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18: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必须有出处,必须有着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19: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发力的人而言是劲路线,对于受力的人来说,来力经常在身上产生一种线。因为是受力而产生的线,就是应力线。
 在承受到来力的时候,身体也应该构成一条直线,把来力传到后脚,再传到地上。对方的力哪怕十分巨大,也如泥牛入海。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19: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头顶跟尾椎对拉是分阴阳的重要一环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09: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牧夕 发表于 2013-5-5 22:11
啊,多么艰巨的领悟,把它变成我的全部。

太极拳应用不在接手,不在发放,在于中间进化过程的变化,是如何到对方身上的路线,这个中间过程叫人不知功夫,为拳道。拳道的把握是至胜的关键,其微在于精,其势在于小,其速在于短,其念在于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3: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306344395 发表于 2012-8-17 20:58
享受慢运动,巧调节身心。经常打打太极拳可使内心紧张忧虑的情绪渐渐远去,随着刚柔相济的一招一式,让心灵 ...

行拳练功,推手较技,处世待人皆要致中达和,心诚中和,身形中正,不偏不倚,阴阳平衡,不顶不丢,刚柔参半,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行于中,转于中,开于中,合于中,伏于中,发于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得其中和之道而养之。行中和元气,养浩然正气。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9: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功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祛病延年的养生功夫,一是强身防身的技击功夫,二者统一方能显出太极拳的功效。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养生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贯穿始终的心神虚静。无论是站桩、活桩、单操单练还是套路练习时,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蕴蓄,心静神宁,杂念不起,全神贯注于“阴阳自然开合、天机自然运行”之中,逐渐达到练功人静、动中有静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2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慢练的方法:
    1、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正确地运用丹田呼吸,所有的大小动作都要丹田带动。
    2、仔细体会从手腕到手臂的画圈、缠拧中找出在空气中受阻力而产生缠丝劲的感觉!
    3、仔细体会从脚到腿的缠拧中找出在空气中受阻力而产生缠丝劲的感觉!
    4、脚下生根两脚始终五指抓地,两脚始终使劲下踩,全身重量到脚。
    5、所有的动作要以圆为主,走弧线螺旋缠绕。
    6、练一路时你的两条手臂要软下来,像鞭子那样软,特别是肘窝儿,不要僵。由腰带动手臂,用腰比做鞭杆,两手比做鞭子。“练时要像在抽丝”,寻找出像在糖浆中搅动着抽出了丝的感觉。
    总之:从太极套路里练出功夫来: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那就是在练习中从身体每一个地方去找寻画圈、缠拧时在空气中遇到的螺旋阻力,阻力越大,你的内力和功力也就越大,你的内家的真正的缠丝劲也就练出来了,你打拳就再也不僵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锻炼修心为上,在内不在外,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不气纯刚。气需养,呼吸顺拳,深长均静,轻慢圆匀。心为一身之机,心流神气,心命百骸。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力自到。 -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0: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锻炼形之于外,静则松,松则柔,柔则轻,轻则灵;沈则稳,稳则实,实则厚,厚则刚。内外合一,刚柔相济,方谓太极。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