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8111|回复: 82

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8 18: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学太极拳的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拳架练习,感觉到太极拳的奥妙无穷,有很多美妙要在长久的习练中慢慢去感悟。但是拳架的准确也非常重要,明病,暗病百出时,长久习练,只会有害而无益。






     太极拳每一招每一式都有着无穷的奥妙,慢慢体悟,日久感触越多。





     我现在只想追求每一式的准确。所以现在习练,感悟单式。现把单式的自身习练方法和感触道出,愿请老师指正,和拳友交流。





     起式:松静站立。心思收回来,思想要空;舒胸,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松腹,沉肩坠肘松腕;膝关节放松,踝关节放松,(意念上我让自己这样去)。内外皆松,松好后,腰用一点点力轻挑两臂,松肩同时,让意念使两臂缓缓上引至与肩同宽同高时,意念上沉肩—坠肘—坐腕,慢慢往下按。以松为目的去实现动作的自然,舒适。不去刻意追求口中的唾液,身体发汗等等,总之对一切感觉淡然处之。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拳友交流:


起式:松静站立。心思收回来,思想要静,空;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腕;大拇指轻舔食指中节,松腰,松胯,松腹,膝关节放松,踝关节放松,(意念上我让自己这样去)。内外皆松,松好后,腰沉一点点轻送两臂,使两臂缓缓螺旋上升,快与肩平时,腰再沉一点点, 臂与肩平,与此同时松肩,意念上沉肩—坠肘—坐腕舒指,松腰,慢慢往回下按。以松为方法去实现动作的自然,舒适。不去刻意追求口中的唾液,身体发汗等等,总之对一切感觉淡然处之。

lgw139139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揽雀尾


    起式之后,重心徐徐移至右脚,右脚向外撇45度,同时腰转45度,两手平带过来,提左脚向左后迈出成60度.腰


亦转至,两手合推出,但两手不接触,重心转至左脚,接着转腰,打开双臂,两手前后左右松平,右脚下外摆成90度,


重心在左脚,松腰落胯,气沉丹田.此为捧.整个过程贯穿松静于其中,呼吸纯自然.此时步法为侧弓步,前脚尖60度


,后脚尖90度,两脚不在一条直线上.90度的脚在前,60度的脚在后,松腰落胯后的坐在凳子是的感觉.


    提右脚向前迈出,提脚借腰胯之力,手虚撩,转腰成捋式,腰转带臂动,此时步法成弓步,右脚脚尖正方向,左脚


撇成.45度,前脚膝尖与脚尖垂直.两手成阴阳手斜上斜下,紧接着重心后坐,以腰带臂平移至胸前合掌推出.此为


捋挤式,步法是后坐与弓步,松静,松腰落胯收臀,气沉丹田,后坐微微下沉如坐在凳上.


    紧接着是按,两手平摸分开,重心后坐,两臂被腰带着平行回抽打开,在胸前按出,腿先出成弓步,两手微折,沉


肩坠肘,松腰落胯,气沉丹田.有气的鼓荡,后坐时,松腰落胯,有微微下沉之式,如坐在凳子上.


    以上是我对揽雀尾的自我体验与感悟.希望各位师者分析,指正,交流.

发表于 2005-9-8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练过气功的吗?要不是,怎么气沉丹田,怎么有气的鼓荡。什么是松腰落胯,什么是松?什么是软?真的会口中有唾液,身体发汗。像你这样练,是在练舞术。走完整套都没有汗,手不麻,更不会有气感。


现在网上有个12兄,据他自己说是正宗的太极,你去问他怎么练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8 21:46: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9-9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kuson_chen在2005-9-8 21:45:02的发言:

你是练过气功的吗?要不是,怎么气沉丹田,怎么有气的鼓荡。什么是松腰落胯,什么是松?什么是软?真的会口中有唾液,身体发汗。像你这样练,是在练舞术。走完整套都没有汗,手不麻,更不会有气感。


现在网上有个12兄,据他自己说是正宗的太极,你去问他怎么练吧。


回kuson_chen老师话。我没有练过气功。我只是要求自己去松,去坚持,结果有气的鼓荡,我不会运气的。


以前吧,我总是为打过拳之后不停冒汗而惊喜。似乎每天追求的就是一身汗。后来在友人的开化下,我知道应该在无意中去求有意,去淡化感受。


呵呵。。。这不就是为了不练舞术,才上网来求教吗!


我想请教kuson_chen老师,您对松腰落胯,松和软是怎么体会的?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应该怎样去练?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9-9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吧,总是想着松松地,静静地打拳架,日复一日地打着,就有了很多的惊喜。同时也有了很多的问题。初学讲自然呼吸,所以从来不管呼吸。但是胸口在开合中鼓荡,胸闷的问题出现了,这时,我是强行把气往下压的。后来也是无意中松着,气就下去了。再后来看到资料,气不宜强压,舒胸气自会下沉。所以就这样做了。但是在行拳过程 中,我对气是不会处理的。就是松着去打,体会松,体会旋腰。


这是一个杨式太极的论坛,我学的是杨大架八十五式,相信会有共同的语言!


呵呵。。。真诚希望给与指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9 22:24: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9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体会是用了心的,是否上身?能用腰带动?腰胯能旋转?不要贪多,找个明师摸一下就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9-9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业老师好!


很高兴你能回复我。呵呵。。。我这里没有杨式的老师。明师有吴式的。只是我当初不喜欢打吴式。就是不喜欢吴式身子微微倾斜的感觉。

发表于 2005-9-9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交流一下,有些原理词不搭意,少走弯路.我的邮:coolwangjiangye@tom.com
发表于 2005-9-9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要信书上的话,要有气感,我练了一年后才开始觉得手掌麻了。当然,要练对才行。


要走架子,一定要知道每招的劲道在那里,也就是说意在那。忘了告诉你,太极的掌用的是柳叶掌,拳用的是凤眼拳,打拳都不是伸直的,所谓曲中求直。


要走架子,不能听音乐,要找没人的地方。


还有,首先要会走太极步(猫步),起码要练川字桩。


能做这些再说。太晚了,下次再告诉你怎么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