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太极拳教学] 南京凌派陈照奎架陈式太极拳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劲法,用意念指挥,才能提高对内劲的灵敏度,才能做到意到,气到,劲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1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20-6-24 18:38 编辑

太极拳的松是拳法的核心。这点大概人人都知道;
但真正做到非要有明师指点才行。
不是你想松就能松的。
松和紧是相对的。
我的体会具体做法是单重;
唯有单重才能真正松开。
一定要把重力都坐在实腿上;
人是站着的;
不可能一点都不受重力。
解决的方法就是把重力
都放到一条肢体上;
除了一条腿是实的;
浑身都是空的。
这样才能真正松开。
当对方的劲来了的时候;
不管他来的快还是慢;
不管劲多大;
不管以何种方式来。
只要身子是空的;
很容易就可以化解到;
对方也会感到你是空的。
这里就需要盘练拳架时;
用心悟练!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17: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20-6-24 18:43 编辑

太极拳使用的是全身的结构力。既然名为“结构”;
就不是单靠手足击人;
而是靠多个部位组成合理的结构取胜;
从严格意义上说全身的部位都要参与;
这就是周身一家!
无论走架或者推手;
全身越靠上的部位动作越小;
越靠下的部位动作越大;
越在前头的部位动作越小;
越靠后的部位动作越大。 
手的位置往往靠前;
也往往在上;
所以手的动作往往最小。
初一看会觉得接受不了;
其实还真跟普通人
平日的习惯动作相反;
所以有“手不够,脚来凑”;
“脚比手快”的说法;
后胯“落”得恰好;
腰转得恰好;
胸要含得恰好;
肩松下得充分;
肘也往下往内动得恰好;
到了手腕动得就很小了;
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动员全身;
才能避免手动得太大;
“身上没有”或“身上不到”的毛病;
才是有了“结构”。
手的过度使用;
其它部位的动作;
特别是腰胯和下肢的动作;
就或多或少地被手代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31 17: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皮卡 发表于 2013-5-15 13:39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太极拳使用的是全身的结构力。既然名为“结构”,就不是单靠手足击人,而是靠多个部位组成合理的结构取胜,从严格意义上说全身的部位都要参与。 无论走架或者推手,全身越靠上的部位动作越小,越靠下的部位动作越大;越在前头的部位动作越小,越靠后的部位动作越大。 
手的位置往往靠前,也往往在上,所以手的动作往往最小。炸一看会觉得接受不了,其实还真跟普通人平日的习惯动作相反,所以有“手不够,脚来凑”,“脚比手快”的说法,后胯“落”得恰好,腰转得恰好,胸要含得恰好,肩下得充分,肘也往下往内动得恰好,到了手腕动得就很小了,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动员全身,才能避免手动得太大,“身上没有”或“身上不到”的毛病,才是有了“结构”。
手的过度使用,其它部位的动作,特别是腰胯和下肢的动作,就或多或少地被手代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17: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由阴阳变化之理推演而成。从形式上虽有百十式之多,但其精髓,则在于舍己从人之道。拳论曰:由己则滞从人则 。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但是要想能从人,必须先练得周身一家。动作时全体俱要相随,稍有不相随处,身体便会散乱。平日练习拳架,一动便要问自己周身内外是否能处处相合。稍有不合,便要改正,等日久功深练得全体一致,此时你一挨我,我既能量彼劲之大小,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彼劲稍一出尖,我不用动彼分毫,彼因重心不稳自会跌出。此时,我也可乘机而入,借彼之力,发力将彼跌出。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17: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要想练得周身一家,无有不合之处。就必须合着理法去锻炼。使自身由后天转变为先天,将自己融入于虚无之中,才能由此而得太极拳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0: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306344395 发表于 2012-8-8 21:04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你把陈式太极拳演绎优质:圆活连贯,刚柔相济,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生活美好效果。太极 ...

发一发,乐一乐,玩一玩……可别玩大喽,有节律地静下来,静,再静,一静无有不静,享受一下静趣之妙,妙就妙在愈静其意愈深,其劲愈长,妙就妙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顺道而行,有起有落,起是动的开始,落是暂时的静  ,似停而非停,劲似断而意不断,连绵不断,如波涛般徐徐变动, 外形静时内气欲动,内气静时外形又发……真的是很享受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1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耳朵竖起了,听有人敲门的感觉去练功,就是静中动了。
发表于 2014-2-13 17: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
能做到的人太少了。以点带面呀,圆规定律。太极拳之精髓。
发表于 2014-2-13 17: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306344395 发表于 2012-8-8 21:04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你把陈式太极拳演绎优质:圆活连贯,刚柔相济,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生活美好效果。太极 ...

相互学习抱拳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