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杨锦富

沙滩太极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1: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5-1-22 21:21 编辑

太极拳在身法纯熟以后,要逐渐开始体会内气和内劲的运转;这个阶段要把意念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动作之中,体会“起式走螺旋,力从足底发,节节要贯穿,周身是一家”的练功状态。这个阶段的意念,在身体内部随着内气和内劲进行流转贯穿;
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意到气到,意到劲到;
逐渐达到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状态。

同时,由内催外,“腹内如海形如潮,转换折叠在于腰。

进退起伏身要稳,上下贯穿形指稍”,经过摧僵化柔,全身的僵力逐渐化掉;
身体产生柔劲和整劲。逐步达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


在这个阶段,练意贵在体会,每练完一遍太极拳,都能感觉心静如水,心平气和,


神清气爽,遍身舒泰。每个动作的虚实开合全凭意气转换,动作可以做到空松圆活、

旋转自如。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20: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5-2-5 20:16 编辑

太极拳的松是一个大的概念。

如果没有松而去推手的话,自已身上的肌肉就是负担,负担大了变化就更僵了;意气在纵向松落的同时伴随着横向开展,是实现全松的重点。肩松是要向下松到腰胯,腰胯松是要松到腿足,能上下松至此处便是完全松沉到位了。
在拳势动作求得身体上下对拉、左右对拉、前后对拉,放松恰到好处,才是完整的周身松。
松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做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当血气周流全身时,便可体验到通体舒服和泰然自若,松的甜头自然就感受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16: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靠身体的虚实变化透过脚掌来顺应地球的引力和反弹力,将地球的势能转化为行拳的动力。所以能够善用自身重力和反弹力来行拳;找到身体“如水载舟行”的沉浮感,才算进了太极之门。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尾闾始终垂坠而不起;

肩胯始终垂坠而不起。

实侧胯跟始终落实无有起意。虚腿欲起而虚侧胯不起,尾闾更不能起;

两臂不管是起是落,肩不能起;肘似有重物悬挂,不能空。切记切记!!!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10: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拳的发劲,不是靠单纯的主动蹬腿发出来的,是松沉之后大地给的反弹力。练拳时越松沉;往下给大地的作用力越大,大地同时给的反作用力,通过人体的阴阳变换,旋腰转胯,通于臂膀传于梢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13: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行拳时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会沈下去,日久则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沈稳;如动作不整,整而不松,或只两肩松而腰腹胯背不知如何为松,或肘腕指节等处不知如何为松,或练后掌心无鼓胀之意。
此皆因无正宗老师传授,内劲则永远不会有,愈练愈离太极拳远矣。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14: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练习要达到“连绵不断,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似行云流水”的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从“体悟”进化到“感悟”阶段。“运劲如抽丝”是在下肢稳固的基础上,上肢通过缓慢的动作。在开合之间,张弛之间,恰如其分的劲力运用,达到“心态的平和”。如“单鞭式”等等。“连绵不断,似行云流水”是一种表现,是太极拳的表现手法,可以讲是一种心态的体悟。“柔和缓慢,舒展大方”是整套太极拳动作的核心。明白了太极拳的理论,知道了太极拳的要领,就进入到“意在揣摩”的阶段,也就是修炼“太极内功”的阶段。     我们行拳时讲究用意不用力、内三合外三合、缠丝劲、抽丝劲等等。讲究抬腿不过膝,不像现代太极拳抬腿那么高,给人以美感。我们行拳时也讲究意念,上下随,内外合,六合归一,讲究整劲。要求以脚催腰、腰催手;脚到手到;手打三分,脚打七分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14: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5-2-19 14:08 编辑

太极拳应该分为两种---即健身太极拳与技击太极拳




  健身太极拳主张以虚灵、松净、静谧的方法来修练。

行功时;血管松弛,毛孔开张,骨络顺当,心气平和,是一种运动量(气血活动量)极大、消耗量极小的动功,完全符合养身之道;也是防治慢性疾病、恢复健康的良好手段。



      技击太极拳则可以防身御侮,克敌制胜;文则可以调气养心;

延年益寿。可谓习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种文武兼修的拳术。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06: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体会到太极拳的动作,不是单纯的手脚动,很多的动作都是腰转换形成的,所以腰是中轴,是主导,例如云手,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的箭】的速度就是腰瞬间的转动达到的效果,师父说过的地的反弹力,就是达到有地的反弹力的关键,就是要在行拳中时刻保持,松沉的状态,没有松沉到位,你不会体会到地反弹力,掌握了地的反弹力,也就掌握了行拳中轻沉兼备。轻灵腾跳、转身等技巧,都是在地的反弹力的协调下完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2-22 04: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内三合外三合的六合归一、缠丝劲、抽丝劲等等。讲究抬腿不过膝,不像现代太极拳抬腿那么高,给人以美感。传统太极拳特讲究意念,上下随,内外合,六合归一;讲究整劲。要求以脚催腰、腰催手;脚到手到;手打三分,脚打七分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