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乁小百货乁

武林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发表于 2005-12-27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覺好像不錯....先謝啦!!^^
 楼主| 发表于 2006-3-29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宋氏形意及意拳

宋氏形意及意拳

    一叶叙述:据宋光华《宋氏形意拳》
中所记,李旭洲是宋虎臣的弟子,从李能然算起,是第四代。至于犹龙太极拳,
查一下张振之先生当年在津门的地位就可以明白很多事情了,这可能就跟说王乡
斋打胜了李瑞东、尚云祥,孙存周又打败了王乡斋一样,起码时间年龄上就不一
样。以张振之先生当年在天津武林的地位,我想做他的徒孙完全要比做一个没有
门派,也没有太多实战经历的卢先生的抄袭者要好的多。

    关于意拳,实际上是王乡斋先生从郭云深的弟子李豹处学得并改造的。他和
郭的关系大概和王选杰跟他的差不多。至于意拳的成就,不可否认是杰出的,但
在那一代人和后来,都还不是登峰造极。据我所知,1929年杭州游艺大赛中,除
章殿卿得第三,赵道新得第十三外,意拳的成绩实属一般。孙禄堂以及后来的马
承智、胡凤山等人是当时共认的技击好手。王乡斋对拳学有创新,加之他的弟子
(主要是孙闻青)文化水平都相当高,所以意拳得以传播开来,而传统武术中很
多宝贵的东西却因曲高和寡而失传了。

    实际上,任何一种拳术一种门派都有其可取之处,关键在于修炼他的人和功
夫。意拳的体系是开放的,可以容纳很多外来的东西,他的思想有现代性,可以
引发人的灵感,但是他并不是唯一的,也不能用有限的法去归纳意拳。

    我感觉到现在有一种错误的想法,就是惟我独尊。谈到某一个人,某一种拳,
往往以偏代全,忘记了过去名家大师之间的和睦交流,好象谁问谁一个问题,谁
教谁一个招法,谁就是大师谁就是学生一样,其实,各地名家之间的交流切磋是
以共同提高为目的的,无所谓一分高下,因为所谓的高下胜负只是庸手心中的想
法,到了一定的境界,胜负是寻常的事,而拳中的道理却是共同追求的。据我所
知,在京的太极名家如崔毅士、汪永泉、孙存周、刘晚苍、形意拳的李文彬和意
拳的姚宗勋都曾经保持过这种良好的关系。

    近期听说王选杰先生去世了,不由得想起了杨澄甫,也想起了过去曾经有人
提起的练拳与长寿的关系。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和寿命有关的,主要是体形。

    包括成传锐,为什么英年早逝?这些和拳术关系不大,(除非有人练功时没
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三害”不除)主要还是要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方面考
虑。

    王选杰先生早年的照片我见过,英姿焕发,杨鸿尘先生也曾经著文介绍过他。
后来成名后,留了胡子,感觉上就有点玄,再后期他参禅修道,看上去似乎和王
乡斋的意拳越离越远,在我的印象中“大成拳”是通过他的努力朝着世俗化、大
众化迈进了一大步,就象杨澄甫把杨家的太极拳大众化一样,而且当年学杨家拳
的人恐怕也绝对不会比今天学大成拳的人少,可是变了味的拳法会不会在下一代
手中丧失了拳味从而又变成人们手中的体操呢?不得而知。
发表于 2006-3-29 0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6-4-8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iuyang8906在2005-9-26 15:23:00的发言: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就怕不是真金!

发表于 2006-4-15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6-14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AAAAAAAAAAAAAA
发表于 2006-6-19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发表于 2006-7-10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了看看精彩内容。
发表于 2006-7-12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看怎么知道?

看了才可以回復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