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桃谷大仙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8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问天在2005-10-14 8:38:00的发言:

非也非也


1、分歧要看是什么样的分歧。是技术细节,还是根本问题。所谓求同存异。但是倘若从头到尾就毫无相似之处,这种争论是不可搁置的。也可以说是你死我活的。两者不可共存,必有一真一伪,无论从学术还是对历史的尊重看,我们有责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不能让后代再糊涂下去。


2、一种拳术能保存下去,根本的条件就是,有功夫的拳师。说白了,就是能打人,而且是四两拨千斤地打人,用太极拳的技术打人。至于有没有理论,只是对拳术的总结而已。身上明白了,即使说不出理来,依然能把太极拳技术传下来。陈长兴、杨露蝉等等均是大字不识的武夫,但他们都成为一代宗师,太极拳也在他们手里发扬光大,原因就是一个:能打,无敌。所以现在这些大师都别吹,上擂台试试就行。理论谁都能说,问题是有谁是能打人后再总结的理论呢?


你罗嗦半天,就是还在兜售你的荒唐观点:

陈家现在传承的而且受到国家承认的拳术,不是太极拳!

但是,你忘了一点,陈长兴就是陈家人,而现在陈家传承的拳术,正是陈长兴的子孙们传下来的,而不是别人!

发表于 2005-10-18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现在的有一些人,已经不知道太极拳论,但是洪均生、冯志强等都是用太极拳论来诠释自己接受的拳术的,你总不能因为是得自陈家的,就全部否认吧?
发表于 2005-10-18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说法,杨家的拳术也是得自陈家,你总不能也根据你的荒谬与偏执,全部否认吧?
发表于 2005-10-18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才能证明你的绝对正确;否则,还是你没有胆量、没有见识,最终贻笑大方而已!
发表于 2005-10-18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问天呢,觉得还是问一下自己吧,看看是否有零件搭错了地方?
发表于 2005-10-1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YY语无伦次的发什么呓语?
发表于 2005-10-19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PEIYAYA的话,我觉得应该用那几个汉字来代表自己的态度:


呀呀,呸!

发表于 2005-10-19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ocean11在2005-10-14 15:13:00的发言:

是也是也


1.论坛里的博约老师好像练两种太极,不知道他有没有帖子说明。


2.您的说法对王宗岳好像不太适合。



至于王宗岳,因为第一,他的年代太久远。第二,他不是拳师,拳论里说的清楚,就是欲是天下豪杰延年益寿。其实,陈长兴的功夫也没有证明,没听说有个陈无敌吧。仅仅是因为杨露蝉牛了,我们才认可陈长兴的功夫。


打人的功夫是否牛X,和习拳本人是否追求、是否是拳师、自身的修养、周围的环境都息息相关。杨露蝉若不是进了王府,进了神机营,也不会有那么多机会在王公贵族前显露功夫,只有他进了北京后,世人才看到了太极拳是如何应敌的,技击的。


为什么能回溯到王宗岳、张三丰乃至许宣平、李道子呢?这是因为,近现代的太极拳传人,通过自身的修炼,和拳论中描述的一一得到印证,从而反证拳论是正确的,更得出这些先辈的确是太极拳的一代大宗师。他们的拳的水平、技击的水平也应该是相当高的。

发表于 2005-10-19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天这话说的倒有些道理。看来只有能练出来才能深刻认知太极拳论所言不虚。

发表于 2005-10-20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桃谷大仙在2005-8-23 14:45:00的发言: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四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四
上编(十四)   
        
                                 第四章  太极拳合于易象之点 (五)


第四层,比喻人的形态。就是所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第五层,比喻物的形态。是说无极二五,聚则成形,感而遂通,化生万物。精于太极拳者,一动一静,均合至理,扼殊要,是万物而一本也。至因敌变化,交互其用,错综其道,而应付无穷,则一本而万殊矣!周子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大极之道,而无所亏焉,则无往而不制胜矣!”


第四层,比喻人的形态。就是所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第五层,比喻物的形态。是说无极状态包含的是阴阳各自占二分之一,阴阳相聚就成为无极的形态,互相感应阴阳相通,然后可以产生世间的万物。精通太极拳的人,每个动作的或动或静,都符合绝对正确的太极原理,掌握最关键的要害之处,因此无论何种变化,都都可以归结到源头的太极原理之中,就是通常所说的“聚则成形”了吧。到对付敌人的时候,因为敌人的变化而变化,阴阳动静交错运用,错综其道,应对的办法变化无穷,也就是虽然根源为一个,但是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态势,就是通常所说的“化生万物”了吧。周敦颐说过:“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大极之道,而无所亏焉,则无往而不制胜矣!”



------很久不见大仙上网现形,特在此班门弄斧,希望是抛砖引玉,让我们领教先贤的高论吧。


也许大仙不会怪罪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