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桃谷大仙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宣平先生简介


       许宣平是安徽省歙县人。唐睿宗景云年间,他隐居在城阳山的南坞山南麓,盖了一所小草房居住。不知他在进行服食,只知他不吃饭。他的脸色像四十来岁的人,走起路来像奔跑的马。他有时候担着柴到城里来卖,柴担上常常挂着一只花葫芦和一根弯曲的竹杖,常常醉后腾腾地拄着竹杖回山,独自吟唱道:


   “负薪朝出卖,


    沽酒日西归。


    莫问归何处,


    白云入翠微。”


    三十多年来,有时候他把人从危难中拯救出来,有时候他把人从疾病中救治出来,很多城里人都去拜访他。并不能见到他,只见到他住的小草房的墙壁上题诗说:


   “隐居三十载,


    石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


    明朝饮碧泉。


    樵人歌垅上,


    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


    都忘甲子年。”


    许多好事者都诵读他的诗,使他的诗在长安盛行一时。


    在官道上从洛阳到同华之间的传舍里,到处题着他的诗。


    天宝年间,李白从翰林院出来,向东游历路过传舍,看了他的诗吟咏之后,感叹地说:“这是神仙的诗啊!”就向别人打听这是谁写的诗,知道了许宣平的情况。李白于是就到新安游历,越岭翻山,多次求访也没有找到许宣平,就在他的小草房的墙壁上题诗道:


    “我吟传舍诗,


     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


     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索,


     倚柱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


     归当千岁余。”


     这一年的冬天,野火烧了这所小草房,没有人知道许宣平的行踪。一百多年以后,咸通七年,郡中人许明奴家有一位老妇人,曾经结伴进山打柴,独自在南山中见到一个人坐在石头上,正在吃桃。桃子很大。那人问老妇人说:“你是许明奴家的人吧?我是许明奴的祖先许宣平。”老妇人说她曾经听说他已经成仙了,他说:“你回去,替我对许明奴说,我在这山里头。我给你一个桃吃,不能拿出去。这山里虎狼很多,山神很珍惜这桃子。”老妇人就把桃子吃了。味道很美,不一会儿就吃光了。


    许宣平打发老妇人和打柴的人们一起回家说了此事。许明奴的家族非常惊异,全郡的人都传闻此事。后来老妇人就不爱吃饭,一天天变得年轻,比平常轻捷健壮。中和年以后,连连发生兵乱,百姓不安。许明奴搬家避难,老妇人进山就不再回来。现在人们进山打柴,还偶尔有见到那位老妇人的。她身穿藤叶,行走如飞。如果有人追赶她,她就升到林木之上离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6 14:31:3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宣平传授太极拳歌诀之一


    八字歌



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捷便,沾粘连随俱无疑。
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宣平传授太极拳歌诀之二


                      心会论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地为第三之主宰。
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指掌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宣平传授太极拳歌诀之三


         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精细无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宣平传授太极拳歌诀之四


        十六关要论



     蹬之于足,行之于腿,
     纵之于膝,活泼于腰,
     灵通于背,神贯于顶,
     流行于气,运之于掌;
     通之于指,敛之于髓,
     达之于神,凝之于耳,
     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
     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楼主| 发表于 2006-1-6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宣平传授太极拳歌诀之五


      功用歌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
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发表于 2006-1-8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发的太多了吧,消化起来有一定难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8 17:15:0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0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到号称“神鹰”的人,在太极网上的评论(或者叫自我推荐),觉得除了可笑以外,实在没有可取之处。


相比大仙的低调,简直觉得可耻而无耻。


何德何能?

发表于 2006-1-10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档次,不一样;


修养,不一样!

发表于 2006-1-12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无论一次登多少,只要看的人了解、吃透,就是成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