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桃谷大仙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6 0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辗转流传,四百年之久,名称已屡变。

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在2004-8-13 11:05:00的发言:

                                  向恺然先生谈太极拳(之十二)


    如太极拳者,因不能计日有效,即其他理甚精、法甚织密之各种拳术,亦决难于百日之间,体用俱备。从来练拳者,多系粗人,不明此理,如练二三厂后,尚不能克敌制胜者,不怪其师武艺不高,即疑其吝不传授。为教师者,欲其徒计日收,惟有将原有之拳术搁置,择三五便于用之手法,加以转折,及江湖卖艺之门面动作,编造成一趟加工,而托之于世俗最迷信之古人所传。其式简单易练,天资略高之人十余日即会,再教以半月之拆用,出厂后居然能战胜蛮汉------师之声誉因之雀起,往习者日多。但人情厌故喜新,一年半载后又非得改造一趟架式不可。

    平江有名拳师潘厚懿,三十岁时即以教拳为业,寿至八十方死。前后所教徒弟在三千人以上,其所传架式之不同何止数十种,得其真传者不过十人。并非彼秘不教人,学者欲求速效,使彼不能不如此。现在潘之徒弟在各处当教师者,亦有数十人。

    辗转流传,四百年之久,名称已屡变。

    --------又焉知孟某之绵拳、熊某之鱼门拳不与太极一脉相传乎?







辗转流传,四百年之久,名称已屡变。

    --------又焉知孟某之绵拳、熊某之鱼门拳不与太极一脉相传乎?

---------------真知灼见!

发表于 2006-11-6 0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同源多脉,也就是说,历史上,与博爱县的关系更密切,近代来讲,与蒋发、陈长兴、杨家的关系更密切,而不是别的。
发表于 2006-11-14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落空引进在2006-11-6 9:52:00的发言:
其实是同源多脉,也就是说,历史上,与博爱县的关系更密切,近代来讲,与蒋发、陈长兴、杨家的关系更密切,而不是别的。

如果某局长原先生的文章内容不做假的话,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正确,而且准确的
发表于 2006-11-21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又有新的连载了,谢谢

从前辈那里认真塌实地学点东西,可要比打嘴仗好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三十九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三十九

上编(二十九)  

第五章      太极拳之流派(十四)

长期以来,我一直追随杨健侯(镜湖先生)学习拳术,所以对于他的家庭情况与拳术传授情况非常了解。他老人家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杨兆熊,字梦祥,也就是拳术界著名的杨少侯;次子叫做杨兆元,但是不幸英年早逝;先生的三子叫杨兆清,字杨澄甫。杨班侯先生有一个儿子,叫做杨兆鹏,现在在永年的乡下务农,不以授拳为生。当杨露禅先生在旗营担任武术教师的时候,得到他真传的有三个人,名字叫做万春、凌山、全佑。他们三人各有所长。万春的劲道以刚猛为主,凌山先生的劲道则擅长发人,而全佑先生的特点是擅长柔化。因此,也有人说,他们三个人各自得到了杨先生拳术的一个部分,有筋、骨、皮的说法。

在修炼有一定成绩之后,遵照露蝉先生的指示,三人都拜师在杨班侯先生的门下,成为了杨班侯先生的门下弟子。

这时,有一个宋书铭先生,他自称为宋远桥先生的后人,长期充当袁世凯先生的门客,精通周易、术数、命理等传统学术,对于太极拳术相当精通,而且还有他自己的不少发明创造,我和他在交往中成为了随意往来交流的朋友,在太极拳等各方面受益非浅。体育研究社的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大多从他那里得到了很多的指教(吴鉴泉是全佑的儿子、纪子修与凌山为师友之交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4 10:37:05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5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抬出宋书铭这个江湖骗子来了,看来他根本就不了解历史
发表于 2006-12-12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请大仙,将翻译好的文章拢总一下,也好共同欣赏。

如何?

建议而已,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xiayiye在2006-12-12 13:59:00的发言:

有请大仙,将翻译好的文章拢总一下,也好共同欣赏。

如何?

建议而已,谢谢

你也许觉得是好事情,

但是现在的人,

都那么浮躁,

能认真学习知识啊?

(当然,我的学识水平肯定在人家之下,所以,我还算有自知之明,现在绝对无亮丑之想)

谢谢

发表于 2007-1-4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桃谷大仙在2006-12-20 15: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xiayiye在2006-12-12 13:59:00的发言:

有请大仙,将翻译好的文章拢总一下,也好共同欣赏。

如何?

建议而已,谢谢

你也许觉得是好事情,

但是现在的人,

都那么浮躁,

能认真学习知识啊?

(当然,我的学识水平肯定在人家之下,所以,我还算有自知之明,现在绝对无亮丑之想)

谢谢

觉得应该逐步汇总一下,那样,也好保存到自己的硬盘里,时时拜读

发表于 2007-1-14 14: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能够拜读这本好图,多谢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